榔榆別稱:小葉榆。是榆科、榆屬植物,樹形優美,姿態瀟灑,樹皮斑駁,枝葉細密,在庭院中孤植、叢植,或與亭榭、山石配置都很合適。榔榆扦插基質采用生產磨菇后廢棄的棉籽皮。該基質不僅具有透氣、透水、保濕性好的特點,而且含菌量低,插穗不易腐爛,價格便宜,叢生榔榆,ph值為6.0,尤其適合南方植材栽培基質的要求。為了解決榔榆不易生根的問題,對插穗扦插前進行不同藥劑處理。榔榆的插穗分別采用11年生枝用200×10i6---處理10min;21年生枝用400×10奈處理10min;31年生枝條用清水處理;
榔榆落葉喬木,或冬季葉變為黃色或紅色宿存至第二年新葉開放后脫落,---25米,胸徑可達1米;樹冠廣圓形,樹干基部有時呈板狀根,樹皮灰色或灰褐,裂成不規則鱗狀薄片剝落,露出紅褐色內皮,滑,微凹凸不平;當年生枝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芽卵圓形,紅褐色,漯河榔榆,。包括枝條的取舍、調整控制枝條方向和走勢、矯正伸展姿態等。一般從下而上逐枝進行,主枝應與主干角度適宜、分布均勻、上下有一定間距。主枝延長枝留側芽輕剪,兩年左右交叉留芽,使主枝延長枝曲折發展。榔榆插床設置在陽處,冷窖前2m,背風向陽處,以避免因風大,出現插穗過度蒸騰,影響成活率的不利因素。插床東西走向,總長為15m,寬2m,高0.4m,分隔成4個大小不同的插床,紅磚砌墻,小葉榔榆,水泥抹縫。
榔榆先將插床內基質鋪好,摟平,然后將插穗垂直插入疏松的基質內,插穗的株距為4cm,行距8cm。扦插的---為插穗的1/3。隨即噴霧,使基質吸水下沉,與插穗緊貼。榔榆枝條硬,三年生枝條已較難吊扎。對主干的造型體現在對素材的選擇和修剪上,野外采掘苗應選擇主干變化多、擁有---骨架的毛胚,避免一根筆直主干沒有分枝的毛胚。植株高度一般控制在2米至3.5米,該規格庭院綠化中應用較廣。榔榆干略彎,樹皮斑駁雅致,小枝婉垂,秋日葉色變紅,是---的觀賞樹及工廠綠化、四旁綠化樹種,常孤植成景,適宜種植于池畔、亭榭附近,也可配于山石之間,唯病蟲害較多。萌芽力強,為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