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筑水下混凝土的導管應符合下列規定:
導管內壁應光滑圓順,直徑宜為20~30㎝,節長宜為2m。
導管不得漏水,使用前應試拼、試壓,試壓的壓力宜為孔底靜水壓力的1.5倍。
導管軸線偏差不宜超過孔深的0.5%,且不宜大于10cm。
導管采用法蘭筋接頭宜加錐形活套。采用螺旋絲扣型接并沒有時必須有防止松脫裝置。
灌注導管砼過程鋼筋籠上浮
引起灌注砼過程鋼筋籠上浮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砼初凝和終凝時間太短,使孔內砼過早結塊,當砼面上升至鋼筋籠底時,砼結塊托起鋼筋籠。
2、清孔時孔內泥漿懸浮的砂粒太多,砼灌注過程中砂粒回沉在砼面上,形成較密實的砂層,并隨孔內砼逐漸升高,基礎樁導管廠,當砂層上升至鋼筋籠底部時便托起鋼筋籠。
3、砼灌注至鋼筋籠底部時,灌注速度太快,造成鋼筋籠上浮。
導管
斷樁是指鉆孔灌注樁在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泥漿或砂礫進入水泥混凝土,把灌注的混凝土隔開并形成上下兩段,造成混凝土變質或截面積受損,加強型導管,從而使樁不能滿足受力要求。常見的斷樁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由于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或由于石料粒徑過大、導管直徑較小,在灌注過程中堵塞導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無法疏通好,金鳳區導管,不得不提起導管,形成斷樁。2由于運輸或等待時間過長等原因使混凝土發生離析,又沒有進行二次攪拌,灌注時大量骨料卡在導管內,不得不提出導管進行清理,引起斷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