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式冷卻塔的工作循環水在與空氣的熱交換過程中,部分形成飛濺小水滴。在熱氣流中,更細小的水滴會形成飄滴,順著氣流飄移。除水器的擋板能夠吸附大部分飄滴,卻不能完全阻止飛水。工作循環水的蒸發,會以水蒸氣的形式將熱量攜帶出塔體,并散發在---層中。飛水和蒸發,冷卻塔,是開式冷卻塔耗水量存在的---。
冷卻塔的耗水量,業內規范的-方法是計算耗水率,即在單位小時內,損失的水量同冷卻塔循環工作出水量的占比。例如菱電lt—1000l方形逆流式冷卻塔,在單位時間一小時里,工作出水量為1000噸,飛水損失為0.1噸,蒸發損失8.33噸,那么它的飛水率為0.01%,蒸發率為0.833%,耗水率為0.843%。
各種型款的開式冷卻塔按其塔體形體、布風方式、應用材料等因素的不同,耗水率會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在正常工況條件下,開式冷卻塔的耗水率不會高于1%。
閉式冷卻塔的噴淋降溫系統會產生大量的小水滴,飄滴的飄移在除水器的作用下,飄逸出塔體的機率比較低,一般在0.005%以內,比開式冷卻塔的飛水損失要少一半以上。
同開式冷卻塔一樣,閉式冷卻塔的噴淋水在熱交換過程中,部分蒸發為水蒸氣,水蒸氣在攜能降溫的同時,也帶來了蒸發水耗。然而,閉式冷卻塔的蒸發率相對開式冷卻塔,也要低很多。
一、自然通風冷卻塔傳熱原理
自然通風逆流式冷卻塔在我國閉式循環火電廠使用,這種塔型的通風筒常采用雙曲線,用鋼筋混凝土澆制,其循環水回水熱水由管道通過豎井送入熱水分配系統。這種配水系統在平面上呈網狀布置,系槽式布水,然后通過噴濺裝置,將水灑到填料上;經填料后成雨狀落入蓄水池,冷卻后的水由循環水泵抽走重新使用。塔筒底部為進風口,用人字柱或交叉柱支承。空氣從進風口進入塔體,穿過填料下的雨區,和熱水流動成相反方向流過填料故稱逆流式,通過收水器回收空氣中的水滴后,再從塔筒出口排出。
冷卻塔外冷空氣進入冷卻塔后,吸收由熱水蒸發和接觸散失的熱量,溫度增加,濕度變大,密度變小。因此,收水器以上的空氣經常是飽和或接近飽和狀態。塔外空氣溫度低、濕度小、密度大。由于塔內、外空氣密度有差異,在進風口內外產生壓差,致使塔外空氣源源不斷地流進塔內而無需通風機械提供動力,故稱為自然通風。
二、冷卻塔的配水和噴濺裝置
1.冷卻塔的配水
循環水回水熱水由管道送入冷卻塔,經四個豎井至槽式配水系統由主水槽、分水槽和配水槽組成的三級柵欄狀配水結構,將水分布到整個塔的斷面上,再由噴濺裝置將熱水轉變成小水滴,盡量均勻地灑在填料上,以提高冷卻效果。整個過程包括:將熱水升到配水高程,涼水塔布水器,分配到整個填料斷面,通過噴頭灑到填料上。水槽的布置原則是配水均勻,水頭損失小,對氣流的阻力小,便于維修。為了配水均勻,槽內水面應保持基本水平。
2.噴濺裝置
噴濺裝置基本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靠沖擊力將成股的水扯成水滴;另一類是旋轉型的,靠離心力將水流扯開,灑向四周。前者要求水壓較低,玻璃鋼冷卻水塔電機,多用于槽式配水;后者要求水壓較高,多用于管式配水。
冷卻塔依靠循環工作水來達到散熱降溫的目的。開式冷卻塔的水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閉式冷卻塔的盤管冷卻噴淋也發生在塔體內。當塔內的水溫過高或塔內液體介質具有酸、堿、鹽等腐蝕性質時,就必須使用冷卻塔內壁涂料,以防止高溫腐蝕和化學腐蝕。
冷卻塔是水氣換質換熱裝置,水和空氣作用在塔體內,必然會產生水和空氣的腐蝕。一般的冷卻塔采用的鐵質或鋼質塔體鍍有鋅層,可防止一般程度上的水氣侵蝕,而玻璃鋼塔體具有---的抗腐蝕性,所以在常溫狀態和非化學液體介質侵蝕的情況下,冷卻塔內部不需要增添涂料以增強內壁的防腐抗蝕功能。
在高溫冷卻塔內,進入塔體的熱水溫度在50℃~80℃以上。科學研究表明,高溫狀態下的水氣腐蝕作用---高出常溫狀態。為有效防止高溫狀態下水氣接觸面的化學反應的破壞作用,需要在冷卻塔內壁增添隔離涂料,隔絕開高溫水氣和塔體接觸面,延長冷卻塔的使用壽命。
存在酸、堿、鹽性空氣或水質的環境中,塔內開放狀態的水氣質熱交換帶有酸、堿、鹽等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作用在塔體內壁接觸面上,會對塔體內壁一側產生強腐蝕作用。金屬面的腐蝕較一般塑料要---得多,必須在塔體內壁涂抹上防腐蝕涂料。玻璃鋼質內壁具有---的抗腐蝕性能,為延長使用壽命到幾十年以上,也需要在其表面涂抹上一層防腐涂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