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中熱導熱油的變質情況
1、餾程
餾程的變化表明熱傳導液分子的變化,國外采用氣相色譜法,經與新油的餾程進行比較,以高沸物和低沸物含量表明熱傳導液發生裂解和聚合的程度。
2、粘度
粘度的變化表明熱傳導液分子和結構的變化。裂解使粘度下降,高溫導熱油廠家,而聚合和氧化使粘度上升。這些變化對高溫范圍的粘度影響很小,但對低溫粘度影響較大,因此對寒冷地區和伴有冷卻的操作工藝來說,低溫粘度增長應引起重視。
3、酸值
酸值的變化表明熱傳導液的老化程度。酸值上升通常是油品發生氧化所致,主要發生在膨脹槽不采用氮封的系統中。但當老化到一定程度時,可溶性有機酸可能進一步聚合生成高分子氧化產物,這時酸值又可能下降。因此,要注意從酸值的變化趨勢判斷油品的老化程度。
4、殘炭
殘炭是運行中的熱傳導液經蒸發和裂解后留下的殘炭量。在運行中殘炭量往往隨時間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可說明高分子炭狀沉積物形成的傾向和老化的程度。
國外常測定丙1酮或戊烷不溶物,包括油不溶物和因裂解、聚合而產生的樹脂狀物。因該方法未經蒸發和熱解,可準確說明油品中不溶物的含量。
5、閃點
閃點是主要的安全性指標,說明高揮發性產物和可燃性氣體形成的可能性。閃點下降過多可能成為事故的-。
高溫導熱油的清洗要注意什么
導熱油系統中少量的輕組分可通過排氣線排出,但若輕組分太多,將引起泵出流量低,聯鎖停爐。重組分多將引起爐管內部結焦導致爐管的傳熱速率下降。熱油爐的熱效率降低,造成能源浪費,爐管內外溫差加大,當爐管的外壁溫度達到600~700℃,易燒穿爐管,而引起火災事故,造成設備損壞,甚至造-員-事故。
在加熱循環系統中必須安裝膨脹槽和貯油槽,并且有一定的容積,以-操作安全運行。循環系統管路中過濾器,安徽導熱油,應定期清洗和更換。閥門及法蘭邊接處應例用耐油、耐壓和耐高溫石墨類墊片,以防滲漏。嚴禁超溫運行。
熱油爐開車啟動階段,應參照升溫曲線表進行,升溫速度不宜過快。不同類型的導熱油混用,需得到本廠的-,方能進行。開車時先啟動循環泵,再點火,停車時須先停火,循環泵仍運轉到油溫降至100c以下時才能停泵。
導熱油泵的引用方法
1、開機準備
1清理現場,擰開軸承座螺絲、加入導熱油作潤滑油。
2用手搬動聯軸器泵應轉動靈活。
3開機前應應用所輸送的導熱油將導熱油泵灌滿,以驅除導熱油泵中空氣,此時吐出口的管道上閘閥應關閉。
4所輸送的導熱油在開車前要均勻加熱,絕緣導熱油,預熱是應用被輸送的導熱油始終通過泵體進行的。預熱標準:導熱油泵泵殼溫度不得低于入口油溫40℃,預熱速度為50℃÷時,在開機預熱時應將泵支腳上的側螺母松開0。3-0。5毫米,預熱完結應擰緊。
2、開機
1全1面檢查各項準備義務是否-。
2接通電源,當導熱油泵抵達正轉速,且儀表顯示出相當壓力后,逐漸打開輸出管路上的閘閥,并調節到需要工況。在輸出管路上的閘閥關閉的狀態下,泵連續義務不能逾越3分鐘。
3在初次運行3-4小時,把設備加熱到操作溫度之后關掉導熱油泵,檢查導熱油泵泵軸和電機聯軸器的同軸度,泵軸和電機軸傾向應控制在充許范圍內,泵軸用手轉動應輕盈靈活和無振動旋轉,如達不到上述要求,應重新進行調整。
4開機過程中,導熱油廠家,要時時注意動機的功率讀數及振動狀態,振動值不逾越0。6毫米,如果異常應停機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