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覆膜砂組成
一般由耐火材料、粘結劑、固化劑、潤滑劑及添加劑組成。
1耐火材料是構成覆膜砂的主體。對耐火材料的要求是:耐火度高、揮發物少、顆粒較圓整、堅實等。一般選用擦洗硅砂。對硅砂的要求是:sio2含量高鑄鐵及非鐵合金鑄件要求大于90%,鑄鋼件要求大于;含泥量不大于0.3%為擦洗砂--[水洗砂含泥量規定小于;粒度分布在相鄰3~5個篩號上;粒形圓整,角形因素應不大于1.3;酸耗值不小于5ml。
2粘結劑普遍采用酚醛樹脂。
3固化劑通常采用;潤滑劑一般采用硬脂酸鈣,其作用是防止覆膜砂結塊,增加流動性。添加劑的主要作用是覆膜砂的性能。
4覆膜砂的基本配比 成分 配比分數,% 說明: 原砂 100 擦洗砂, 酚醛樹脂 1.0~3.0 占原砂重 ,水溶液2 10~15 占樹脂重,低合金鑄造,硬脂酸鈣 5~7 占樹脂重,添加劑 0.1~0.5 占原砂重 。1:2 10~15 占樹脂重,硬脂酸鈣 5~7 占樹脂重,添加劑 0.1~0.5 占原砂重 。
上車床前,通常采用劃線的方法找出毛坯的基準,即先將工件置于劃線平臺,在各處加工余量的前提下,劃出其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腰線即相互垂直的兩中心平面x-x、y-y,作為車削前的校調基準。然后工件上車床,一端由車頭卡盤夾住工件左端的工藝搭子,另一端用小四爪卡盤夾緊頂于尾架處,將校調基準x-x所在的平面大致轉平,并在x-x---取兩點a、b兩點距離越遠越好,再用劃針盤來測量這兩點是否等高見圖2。
如不等高,可通過調整兩端的卡爪,將兩點校平。然后將劃針盤移至工件對面,檢查同一根腰線與前面是否等高,樹脂砂鑄造,如果不等高便通過轉動卡盤和改變劃針的高度,使前后腰線等高。這時只是校正了x-x所在平面與機床水平中心平面平行,不銹鋼鑄造,還要再將工件轉過180°,青島鑄造,檢查原腰線與劃針盤的高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則再通過兩端的卡盤來調整,如此多次反復,直至x-x水平腰線與機床水平中心線重合為止。然后再將工件轉過90°,使另一根腰線y-y轉至水平位置。再用同樣的方法將該腰線調整到與機床水平中心平面重合,這時才完成該工件的校調過程,這種方法既費時又費力。
消失模懸浮鑄造技術是消失模鑄造工藝與懸浮鑄造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實用鑄造技術。該技術工藝過程是金屬液澆入鑄型后,泡沫塑料模樣氣化,夾雜在冒口模型的懸浮劑(或將懸浮劑放置在模樣某特定位置,或將懸浮劑與eps一起制成泡沫模樣)與金屬液發生物化反應從而提高鑄件整體(或部分)組織性能。
由于消失模鑄造技術成本低、、設計靈活、清潔、適合復雜鑄件等特點,符合新世紀鑄造技術發展的總趨勢,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