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距離輸油管道的構成:輸油站:首站:接收油田集輸聯合站、煉油廠或港口油輪等處的來油,經計量、加壓、加熱、儲有。中間站:增壓、升溫。輔助功能有:收/發清管器、分輸、注入等。末站:接收、儲存、轉運、計量等。
線路與輔助設施:線路管道本身, 沿線閥室,通過河流、山谷等障礙的穿(跨)越構筑物等。輔助設施包括通訊。監控、陰極保護、清管器收發及沿線工作人員生活設施等。
我國輸氣管道技術現狀分析:采用國際上通用的tgnet、sps、hutochd等軟件進行工藝計算和特殊工況模擬分析;新建天然之氣管道設計壓力高,并廣泛采用了內涂層;主要工藝閥門大都采用氣動、氣液聯動球閥,增壓機組有離心式和往復式壓縮機,驅動方式有氣驅和電驅兩種;管道用鋼多為高強度、高韌性鋼,新建管道普遍選用x70等級管材;
配氣管道:從配氣站開始,管道運輸系統,除塵、計量、調壓、添味,然后通過各級配氣管網和氣體調壓所,根據用戶要求直接向用戶供氣。
輸氣管道的發展概況:1.國外輸氣管道發展:長運距、大口徑和高壓力是天然之氣管道發展的主流。目前陸上輸氣壓力達到12 mpa,海底輸氣---壓力為25mpa,至大口徑為1 420 mm。采用內涂層減阻技術,提高輸送能力,減少了設備的磨損和清管次數,延長了管道的使用壽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