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土栽培的發展:
無土栽培是不用天然土壤而用營養液或固體基質加營養液栽培植物的一種栽培技術,是可控環境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技術。無土栽培改變了傳統農業依賴土壤的種植習慣,以“礦質營養學說”為基礎,人工配制營養液,滿足植物對營養、水分、氧氣的需求,應用人工技術對環境進行調控,逐漸實現自動化、機械化和集約化,在品質方面可按人類需求發展。無土栽培真正發展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后,由于營養液膜技術和巖棉技術的發展,生產成本下降,促使了商業性的蔬菜和花卉無土栽培的發展。目前,上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的已經有100多個,栽培面積不斷擴大,經驗和管理技術不斷完善。美國是上早進行無土栽培商業化的,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區,無土栽培面積超過2 000 hm2。
澆施管理
無土蔬菜定植后,基質中一般不加入肥料,可直接用營養液進行澆施。根據植株大小和栽培季節,采用間歇、定時、定量澆施營養液,前期少些,隨著植株不斷長大,氣溫,營養液用量也要適當增加,每天澆施2~3次,蔬菜供應商,用噴壺澆施好。
以基質保持濕潤為宜,不要過量,以免造成根系缺氧而傷根。營養液的適宜溫度在20~25℃,白天相對濕度要保持2.5h,營養液空氣含量應調節50%~60%,夜間80%~85%為宜,濕度控制在15%~30%,一般上午可高些,下午和夜間低些,這樣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和植株健壯生長。
一般來說,在無土蔬菜栽培中,為防止落花落果,調節植株生長發育,可綜合利用生物,噴施乙烯利、矮壯素、增產靈,濃度要適宜,噴施要均勻。對病蟲---,除選用抗病品種及種子消毒外,可培育壯苗,降低濕度,通風換氣,采用生物藥劑和化學藥劑相結合的綜合---技術措施,多種藥劑交替使用,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