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面吸收的養(yǎng)分除滿足自身生長需要外,還向根系輸送,促進根系的生長。向根系輸送的養(yǎng)分越多,根系的生長越強壯;根系發(fā)達也會促進莖、葉、花、果的旺盛生長與發(fā)育,這兩者起著互相促進的作用。為了使作物生長得-,可噴施葉面肥。即把肥料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然后按需要量均勻噴施葉片上,通過葉面吸收及導(dǎo)管傳輸,具有、、用肥省、形式活的特點,直接供花生吸收利用,還可避免施于土壤中被固定或分解、轉(zhuǎn)化的影響,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葉面噴施形式靈活方便,既可以單獨針對缺素癥噴施營養(yǎng)元素進行矯治;也可以結(jié)合防蟲噴藥時或噴施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時加入葉面肥一起噴施,這樣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噴施葉面肥,不僅是強化作物的營養(yǎng)和-某些缺素病狀的一種施肥措施,也是能夠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施肥技術(shù)。但是噴施不當(dāng),會收效不大或適得其反。
肥料溶液在農(nóng)作物葉片上停留的時間越長,越有利于葉片對肥分的吸收,從而提-用率。葉面肥的噴施效果受高溫、光照強度、雨水等因素的影響,噴施應(yīng)選擇在無風(fēng)的陰天和晴天早晚尤其是傍晚進行,因為此時光照不太-,溫度較低,噴施后在葉片上濕潤的時間長,水稻水溶肥批發(fā),有利于吸收而增進肥效。一定要避開晴日正午、-是高溫烈日天,避免肥液在短時間內(nèi)揮發(fā),影響吸收。雨前也不要噴施葉面肥,防止肥分被雨水淋失。要在溫濕度適宜時噴施。氣溫高濕度低時溶液易干,葉面吸收效果差。
由于“綏棱紅”李果實成熟前的整個生長期共噴施5次葉面肥,另因7月份以前氣候干早少雨,使“綏棱紅”李果實成熟期大大提前.未噴葉面肥的果實成熟期為7月底,而噴施葉面肥果實則于7月17日開始上色,7月25日全部成熟。
對產(chǎn)量的影響:對處理樹產(chǎn)量進行生物統(tǒng)計。從變量分析表可見,由于f>;1%f,說明處理間的變異極-。通過表3lsr-平準(zhǔn)計算表得知,處理4、處理3的平均株產(chǎn)-高于對照的平均株產(chǎn)。而處理2與對照間的平均株產(chǎn)差異不-。在各處理間平均產(chǎn)量差異比較見表5,由表3lsr-平準(zhǔn)計算表得知,處理4、處理3均-高于處理1和處理2的平均株產(chǎn);處理4與處理3以及與處理2之間的平均株產(chǎn)差異均不-。
在冬棗收獲后,不同濃度的葉面肥處理較對照冬棗果實在自然條件下貨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對照比較,以噴施125mg/kg濃度的冬棗果實在自然條件下貨架期,噴施100mg/kg濃度的冬棗果實在自然條件下貨架期較長,噴施150mg/kg濃度的冬棗果實在自然條件下貨架期較對照幾乎沒有延長。
9月上旬不同濃度的葉面肥處理較對照果實含糖量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125mg/kg的濃度對冬棗果實含糖量提高。在9月中旬不同濃度的葉面肥處理較對照果實含糖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125mg/kg的濃度對冬棗果實含糖量提高。9月下旬不同濃度的葉面肥處理較對照果實含糖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125mg/kg的濃度對冬棗果實含糖量提高。
10月上旬冬棗收獲期不同濃度葉面肥對冬棗果實含糖量的影響,10月上旬,不同濃度的葉面肥處理較對照果實含糖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125mg/kg的濃度對冬棗果實含糖量提高,100mg/kg的濃度對冬棗果實含糖量提高較大,150mg/kg的濃度對冬棗果實含糖量幾乎沒有提高。
10月中旬,不同濃度的葉面肥處理較對照果實重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125mg/kg的濃度對冬棗果實重量提高,100mg/kg的濃度對冬棗果實重量提高較大,150mg/mg的濃度對冬棗果實重量幾乎沒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