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喝白酒時,傳統(tǒng)白酒酒曲,晃動酒瓶,我們會發(fā)現(xiàn)酒液會泛起泡沫,這就是人們俗稱的酒花。很多人認為酒花多的---酒,酒花少的則就差些;酒花消失得越快酒的度數(shù)越高。這是真的嗎?
小編告訴你如何通過酒花來判斷白酒度數(shù)的冷知識——“看花量度”,根據(jù)不同的酒花,分辨出酒的度數(shù)。
1、大清花
酒花大如黃豆,傳統(tǒng)白酒賣點,整齊一致,清亮透明,消失極快,酒精含量在60至75%v/v。
2、小清花
酒花大小如綠豆、清亮透明、消失速度慢于大清花,酒度約在50至60%v/v。
3、云花
酒花大小如米粒、互相重疊可重疊二至三層存留時間比較久,約2分鐘,酒度在40~50%之間。
4、二花
又稱小花,形似云花,大小不一,大者如大米,小者如小米,存留時間與云花相似,酒度在15~40%之間。
5、油花
酒花如小米的1/4,布滿液面,大多為脂肪酸形成的油珠,傳統(tǒng)白酒分析,酒度在5%v/v時z明顯。
酒花越大,消散越快——酒度越高;酒花越小越少,消散越慢——酒度越低。
但因酒精濃度不同,酒液表面的張力不同,因而搖動酒瓶形成的酒花的大小、持留時間也不同。所以,酒花可以作為辨別白酒度數(shù)的一個參考。
新釀的白酒總會不怎么受到人們的歡迎,因為它又辣又苦,新釀白酒的辣味與苦味來源于何處?
辣味,并不是屬于味覺,它是---鼻腔和口腔粘膜的一種痛覺。而酒中的辣味是由于灼痛---痛覺神經(jīng)纖維所致。適當?shù)睦蔽队惺故澄毒o張、增進食欲的效果。但酒中的辣味太大不好,酒中存在微量的辣味也是不可缺少的。白酒中的辣味物質主要代表是醛類。如、、---、醛、---醛及叔---、、、------;等物質。
白酒中的苦味,常常是過量的醇、---和少量的單寧,較多的和酚類化合物而引起的。主要代表物:奎寧(0.005%);無機金屬離子(如mg、ca、nh3等鹽類);酪醇、色醇、正;;異---(z苦);;2-3-;β—;;2—縮醛;丙---醛及某些酯類物質。
想要白酒更香更醇,放置一段時間之后再喝,有的人甚至將酒收藏長達幾十年之久,以期達到熟化的目的!
不少朋友都覺得低度酒都是好多酒兌水而來,不好,不純,口感喝起來比較淡,所以喝酒就要買高度酒,高度酒才是好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高度數(shù)的酒加點水就能兌出度數(shù)低的酒,很多酒友就選擇度數(shù)高的酒,其實這是不對的,度數(shù)低的酒并不是這樣來的,而是通過復雜繁瑣的技術勾兌釀造而來的,好的低度酒,白酒,釀造工藝要比高度酒復雜的多,市面上之所以出現(xiàn)那么多的低度酒也是因為解放時期,提倡健康的概念,大家倡導喝低度酒,所以如今低度酒在市場上也是比較受歡迎的,所以判斷酒的不能以度數(shù)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