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王鴿,白羽王鴿具有繁殖力強、體形大、生長快、肉質鮮嫩等特點。雌鴿體重平均在700到800克,耐粗飼,飼料報酬高,飼料可用不經粉碎的原料,如玉米、小麥、高粱等,乳鴿料肉比為1.9比1。飼養白羽王鴿具有周期較短,收效快,且飼養技術易學,飼養設備簡單,是養殖戶---的選擇的好項目。
白羽王鴿特征是,白王鴿活動力強、抗病力強,基因穩定,毛色一致,均為白色,后代雛鴿的體重與羽色均無差異。體型大,全身羽毛純白,頭部較圓,前額---,嘴細,胸寬而圓,背闊且厚,全軀較短略呈圓型。其特點是體型大、不善飛、抗外界---能力強。
銀王鴿亦稱“銀羽王鴿”。食用鴿的一種。美國加利福尼亞洲于1915年開始培育,經近40年培育成功。系用銀色蒙丹鴿、銀色倫替鴿、銀色馬爾它鴿雜交而成。體型比白王鴿稍大,生產性能亦較好。
銀王鴿特征:有展覽型和商品型兩種。展覽型體型大、身短、尾翹。后者體型小。身長、尾平,繁殖性能較好。1956年美國王鴿協會規定展覽型銀王鴿的體重標準為:成鴿812到1008克,青年鴿756到952克。標準體身11.75厘米,胸寬5厘米,尾尖至胸膛9.5厘米。性情溫順,不能高飛。商品型體重,成鴿為728到840克,青年鴿672到784克。可以高飛,繁殖性能較好。
肉鴿的養殖對于大家來說是見怪不怪了,據數據顯示,我們的肉鴿品種就有20多種,分布在各個地區的養殖場,---肉鴿飼養,而且每個品種都有著不同的特點,較為常見的飼養方法是籠養和散養兩種。
上世紀70年代以前國內的肉鴿養殖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散群養的方式,養殖的鴿舍一般要求與地面隔離,一般養鴿戶都是將鴿子放入統一的空間進行飼養管理。有條件的養殖場會精細些將整棟的鴿舍分成許多小的空間,每間的面積大約在8到10平方米,飼喂種鴿20到30對,肉鴿的產蛋、孵化、及育雛均在這個空間內完成。肉鴿散群養時鴿群的活動空間相對較大,鴿子也可得到充分的運動,---肉鴿飼養,有利于其體質的增強。充足的光照和新鮮的空氣,更有利于肉鴿保持---健康的體魄,肉鴿飼養,從而增強自身的抵抗能力,也利于肉鴿提高自身的生產性能。
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散群養的方式的鴿舍投資成本相對較大、房間的利用率較低,飼養管理上也不太方便,養鴿戶無法觀察掌握到每對鴿子的動態和生產情況,體質相對較弱的鴿子會出現營養---等問題。散群養時鴿子之間會出現個相互啄斗的現象,正在交配對的鴿子極易受到其他鴿子的干擾,影響其受精率。另外鴿舍內的飼料、飲水和保健砂等也極易受到污染,極易誘發各種健康問題。鴿子之間頻繁的接觸易于病的傳播,鴿病也不易被及早發現和控制。
肉鴿飼養關鍵的盈利來源于就是說鴿子繁殖的乳鴿、鴿蛋,一般狀況下超過匹配年紀,且匹配取得成功后的每對肉鴿必須親身經歷一定時間的繁殖周期時間,在其中包括肉鴿的配種、下蛋、出雛、雞雛再到乳鴿貨品的售賣等階段。下邊給大伙兒實際說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