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7年,英-莫茲利創制成的車床由絲杠傳動刀架,能實現機動進給和車削螺紋,這是機床結構的一次重大變革。莫茲利也因此被稱為“英國機床工業之父”。
19世紀,由于紡織、動力、交通運輸機械和生產的推動,主甲板百葉窗,各種類型的機
數控機床床相繼出現。1817年,右舷百葉窗,英-羅伯茨創制龍門刨床;1818年美-惠特尼他的全名叫伊萊·惠特尼制成臥式銑床;1876年,美國制成外圓磨床;1835和1897年又先后發明滾齒機和插齒機。
一臺數控機床銑床誕生1951年數控機床的方案,是美國的帕森斯全名約翰·帕森斯在研制檢查飛機螺旋槳葉剖面輪廓的板葉加工機時向美國提出的,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參加和協助下,終于在1949年取得了成功。1951年,他們正式制成了一臺電子管數控機床樣機,成功地解決了多品種小批量的復雜零件加工的自動化問題。以后,一方面數控原理從銑床擴展到銑鏜床、鉆床和車床,另一方面,則從電子管向晶體管、集成電路方向過渡。1958年,美國研制成能自動更換刀具,以進行多工序加工的加工中心。
青島辰華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個新興的充滿活力的企業集團下設有:青島李滄區東南渠鑄造廠、辰華模型分廠、橡塑模具分廠、鉚焊鈑金沖壓分廠、機械加工分廠、設備制造分廠、青銅器工藝品廠二個合資企業。擁有職工70名,百葉窗,-2名、-1名、-5名、-16名、技術員18名;擁有一支經驗豐富、高水平的技術工人隊伍。技術力量-,并有經過iso9000系列地-體系和-地檢測設施。
1968年,英國的毛林斯機械公司研制成了一條數控機床組成的自動線,錨鏈艙百葉窗,不久,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提出了“工廠自動化的先決條件是零件加工過程的數控和生產過程的程控”,于是,到70年代中期,出現了自動化車間,自動化工廠也已開始建造。1970年至1974年,由于小型計算機廣泛應用于機床控制,出現了三次技術突破。一次是直接數字控制器,使一臺小型電子計算機同時控制多臺機床,出現了“-”;二次是計算機輔助設計,用一支光筆進行設計和修改設計及計算程序;三次是按加工的實際情況及意外變化反饋并自動改變加工用量和切削速度,出現了自適控制系統的機床。
經過100多年的風風雨雨,機床的家族已日漸成熟,真正成了機械領域的“工作母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