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導管安裝方法二
(4)小導管安裝用風鉆將小導管頂入,鋼管尾端外露足夠長度,隧洞-小導管制作,-小導管外插角嚴格按照施工圖要求施作,尾部與鋼架焊接在一起。-小導管與線路中線大致平行。孔位鉆設偏差不得大于10 cm,眼深大于小導管長。
(5)注漿采用kby一50/70注漿泵壓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注漿前先噴射混凝土5~10 cm厚封閉掌子面,形成止漿盤。注漿前先沖洗管內沉積物,由下順序進行。單孔注漿壓力達到設計要求值,持續注漿10 min且進漿速度為開始進漿速度的1/4或進漿量達到設計進漿量的80%及以上時注漿方可結束。注完漿的鋼管要立即堵塞孔口,防止漿液外流。注漿施工中認真填寫注漿記錄,隨時分析和改進作業,并注意觀察施工支護工作面的狀態。注漿參數應根據注漿試驗結果及現場情況調整。注漿參數可參照以下數據進行選擇:注漿壓力:一般為0.5~1.0 mpa;漿液初凝時間:1~2 min;水泥:p·o3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中細砂。
(6)注漿異常現象處理1)串漿處理。在注漿過程中,經常發生漿液從其他孔中流出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串漿。發生串漿時,在有多臺注漿機的條件下,同時注漿,否則將串漿孔及時堵塞,雙層-小導管制作,輪到該管注漿時,再拔下堵塞物,用鐵絲或細鋼筋將管內雜物清除并用高壓風或水沖洗,然后再注漿。2)機械故障。泵壓突然升高時,隧道-小導管制作,可能發生堵管,應停機檢查。3)對漏漿及耗灰量過大的處理。若由于巖體破碎,漿液漏失-,造成耗灰量過大。加濃水膠比,降低壓力.把流量-在10 l范圍內,孝感-小導管制作,過一段時間在慢慢提升壓力,直到達到設計標準。如上述方法達不到效果,使用在漿液中加入速凝劑,間歇灌漿、灌注砂漿、停灌待凝等方法處理。
小導管施工方法一
(1)孔位布置測量人員根據施工圖紙在開挖面上準確劃出本循環小導管的孔位。
(2)鉆孔采用風鉆進行鉆孔,鉆頭孔徑較設計導管管徑大20 mm以上。
(3)制作鋼花管小導管前端做成尖錐形,尾部焊接西8 mm鋼筋加勁箍,管壁上每隔10~20 cm梅花型鉆眼,眼孔直徑為6~8 mm,尾-度不小于30 cm作為不鉆孔的止漿段。
-小導管參數
-小導管施工的各項參數確定應根據圍巖邊界地質條件、圍巖狀況、支護結構形式及隧道斷面尺寸而定。一般-小導管施工沿著開挖輪廓線120度范圍設置。一般情況下:小導管長度l=上臺階高度+2m。小導管直徑:38-50mm。小導管前段做成約10cm長的圓錐狀,在尾端焊接直徑6~8mm的鋼筋箍。外插角度一般控制在10度~15度。注漿壓力控制在2mp左右。漿液擴散半徑一般為0.5m。注漿速度控制在50-100l/min。每循環小導管的搭接長度控制在1m以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