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變換的彩色畫面中找到白色昆蟲,輕輕一點,讓昆蟲轉化為彩色,“蝶谷仙境”前圍著幾位小朋友,他們正不亦樂乎地玩著這款可以訓練手眼協調功能的觸屏游戲。
而另一側的“健康筆記”活動區,幾位老人正在自測每日的飲食是否合理。
有可以量血壓,有能夠與手機通話的“愛的大視屏”,還有全新的健身器械和專為老-計的安全扶手……河-區服務中心內的體驗項目豐富多彩,而其中讓人感到新奇的莫過于體復訓練了。只要有人站在感應區內,安全體驗培訓,就能被成功識別,參與者伴隨著音樂做十全保健操或是舞太極,結束后還會有動作得分。體復訓練不僅能起到康復作用,還能讓訓練充滿樂趣,不少社區老年人排著隊參與。
家住陽光城小區的楊阿婆告訴-,自己今年已經91歲了,平時她總喜歡在樓下的活動室。昨日聽說新的居家站已經建設完畢,她一時間趕來體驗。“-活動室里新增了這么多設備,我-沒有見過,實在太喜歡了。”楊阿婆不無興奮地說道。
在現實中,安全培訓的效果很難說十分理想。其原因是,理論上的應該“有效”與現實中“是否獲得有效”存在著差距。縮短差距的-措施是針對不同培訓對內容合理選擇培訓方式和方法。通過方法和形式的改變來引導員工,使員工產生思想共鳴。 有關研究表明,一個成年人通過閱讀只能學習到所學習內容的10%,通過聽力能學習到15%,安全體驗訓練,而親身體驗過的事情體感能學習到80%,因此在安全培訓中應用體感教育方法,形成新的適應企業員工安全培訓模式,將大大提高員工安全培訓效果。
體感教育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員的知識結構、認知特點,通過將作業現場的-呈現或再現,在培訓過程中讓學員親身體驗產生的后果以及帶來的傷害情形,使學員在親歷模擬事故的過程中震懾情緒,理解并獲得知識。它是學習者親身介入實踐活動,通過認知、體驗和感悟,安全體驗實訓,在實踐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和意識的方法。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專門在廠區設立了安全體感中心,上崗員工都要從安全體感中心體驗完整方能正式入職。
從上世紀80年代起,無錫安全體驗,體驗式培訓教育被引用到企業安全培訓中, 日本、韓國、日本、英國及德國等企業都相繼建成安全體感培訓中心,2005年9月浦項光陽制鐵所建成“安全體驗中心”,設有安全展示廳和9個體驗實習室;2009年1月臺灣中鋼建成安全生產體驗訓練大樓,目前已推出電氣、起重、機械、高處、有限空間等5個安全體感實訓室;而日本jfe、tabmec、新日鐵、shc等公司從90年代起就陸續建成安全體感培訓中心。在國內,2005年北京海淀公共安全體驗館建成開館,其融各類自然、人為災害的預防與自救、互救體驗和培訓為一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