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問世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為超聲波儀器設備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條件。
20世紀70年代末,焊縫超聲波探傷儀,發達相繼推出計算機輔助的自動超聲檢測裝置。
這些設備充分利用了微機的-運算、控制和邏輯判斷功能,除提高了機電運行的穩定性和-性之外。還提高了當量讀數和缺陷位置的精度,并較好地解決了存儲、記錄和打印輸出的問題。
與此同時,國外還相應開展了信號處理技術的研究。
1983年,德國推出了一臺便攜式usd-i型數字化超聲波探傷儀。盡管其體積較大,重量較重,功能還不完善,但是已經具備了自動設置dac曲線、自動判傷、數據存貯和打印輸出等功能。
usd-i的問世,標志著超聲波探傷儀開始進入數字化時代。隨即自1986年起,美國等發達的數字式超聲波探傷儀得到了迅速發展。
超聲波探傷儀的優點主要包括:
1. 分析能力缺陷:很難對工件中的缺陷進行準確的定性、定量。
2. 檢測目標要求高:對具有復雜形狀或不規則外形的工件進行檢測有困難,需在工件表面涂抹耦合劑,工件表面的光潔度決定透入工件內部的能量,從而決定檢測效果。 因此工件表面要做處理。
3. -情況多:工件材質、晶粒等對檢測有較大影準確的定性、定量等。
因此,在使用超聲波探傷儀時,需要綜合考慮其優缺點,并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和儀器。
超聲波探頭是超聲探傷儀的中心部件,其性能和技術指標直接影響超聲波探傷儀的綜合性能以及探傷結果的-性。我國曾投入較大的科研力量進行壓電晶片的開發研制、探頭的理論分析和工藝研究以及探頭性能指標的測量研究。至20世紀80年代左右,國產換能器基本能滿足常規探傷的要求,損傷鑒定焊縫超聲波探傷儀技術支持,但總體來說與國際上有較大的差距。
其一,超聲探頭的規格和品種不夠多,-是高頻、寬帶窄脈沖、高溫以及相控陣探頭,影響了國產儀器的-使用。例如近年來發展起來的tofd方法,已到了推廣應用階段,但其所需的寬帶窄脈沖探頭多需進口。
其二,國內已有眾多的超聲探頭生產廠在生產常規探頭,對超聲波探傷的發展發揮過積極作用。但也應看到,高精密焊縫超聲波探傷儀技術支持,除了少數企業具備技術力量和探頭性能測試設備外,多數企業力量薄弱,測量設備比較陳舊,并很少具備探頭指向性和頻譜特性測量設備,更談不上聲場分布測量。在低的價位激烈競爭的市場條件下,小企業生存環境-,很難通過加強技術力量-生產和測量條件。這些實際情況應該得到相關用戶,-是質檢部門的重視。
目前國產超聲波探頭的價格較進口同類產品相差10倍以上,高精密焊縫超聲波探傷儀報價,因此國產超聲波探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要探頭用戶認識到換能器性能在超聲波探傷中的特殊-,并對探頭生產企業提出高要求,我國的超聲波探頭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