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生產的出現是人類工業生產迅速發展的歷史必然,是一項迅速發展中的新生事物,是人類對工業化大生產所制造出有損于自然生態人類自身污染這種不好的作用逐漸認識所作出的反應和行動。發達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經濟快速發展,忽視對工業污染的-,清潔生產審核報告,致使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公害事件不斷發生,如日本的水俁病事件,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社會反映非常-。
廢物循環利用,建立生產閉合圈:工業生產中物料的轉化不可能達。生產過程中工件的傳遞、物料的輸送,加熱反應中物料的揮發、沉淀,加之操作的不當,設備的泄露等原因;總會造成物料的流失。工業生產中的“三廢”實質上是生產過程中流失的原料,中間體和副產品及廢品廢料。尤其是我國農業用藥,染料工業,主要原料利用率一般只有30%—40%,其余都以“三廢”形式排入環境。因此對廢物的有效處理和回收利用,即可創造-,又可減少污染。
《中國21世紀議程》的定義:清潔生產是指既可滿足人們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并保護環境的實用生產方法和措施,其實質是一種物料和能耗至少的人類生產活動的規劃和管理,將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或消滅于生產過程之中。同時對人體和環境無害的綠色產品的生產亦將隨著可持續發展進程的深入而日益成為今后產品生產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