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鋼板有什么分類
1、低合金強度鋼
低合金強度鋼,其強度***1500~2000mpa,根據使用要求可采取不同-的冶煉工藝,滿足不同程度的純潔度、塑韌性要求。應用范圍:高壓容器、、裝甲材料、重要結構件、耐壓殼體、常規及石化行業、風電行業、行業及汽車行業等重要結構件,阜新裝載機刀板,另外還可用于制造大型設-力結構件,如挖掘機、煙氣輪機主軸類件及螺栓等。
2、強度鋼板
系列鋼用于,頭盔,運鈔車。特點:穩定性能好,同時此系列鋼均可用于制造火箭發動機殼體及高壓容器。
3、馬氏體時效鋼
馬氏體時效鋼純潔度高,強度高,-的塑韌性,尤其屈服強度,斷裂韌性高,屈強比***95%以上。熱處理工藝簡單,無脫碳,淬火變形小,冷變形,切削加工性好。用于制造大型支撐件、零部件,耐壓殼體,動力傳動軸,高壓容器,模具,山工650裝載機刀板選購門道,彈簧,深沖件。我公司以高純冶煉技術可生產-各種牌號馬氏體時效鋼。我公司新研制的無co馬氏體時效鋼,可達到300級馬氏體時效鋼水平,-,經濟實用。
4、高合金強度鋼
高合金強度鋼具有強度,韌性等特點。如16co14ni10cr2moe鋼可以用于制造軸類件及大型螺栓件等。9ni-4co系列鋼廣泛用于制造耐壓殼體,受力結構件,裝甲板,高壓容器等。
耐磨板的性能特點:
1.-的耐磨性能
耐磨板耐磨層厚度3-12㎜,耐磨層硬度可以達到hrc58-62,耐磨性能是普通鋼板的15-20倍以上,是低合金鋼板性能5-10倍以上,是高鉻鑄鐵耐磨性能2-5倍以上,耐磨性遠遠高于噴焊和熱噴涂等方法。
2.較好的沖擊性能
耐磨板是雙層金屬結構,耐磨層和基材之間是冶金結合,結合強度高,可在受沖擊的過程中吸收能量,耐磨層不會脫落,可以應用到振動、沖擊較強的工況條件下,這一點是鑄造耐磨材料和陶瓷材料所不及的。
3.-的耐溫性能
耐磨板合金碳化物在高溫下有很強的穩定性能,耐磨板可以在500℃內使用,其他特殊要求溫度可以定制生產,能夠滿足1200℃以內條件下使用;陶瓷、聚氨脂、高分子材料等采取粘貼方式耐磨材料無法滿足如此高溫要求。
4.-的連接性能
耐磨板基材是普通q235鋼板,-耐磨板具有韌性和塑性,提供抵抗外力的強度,可以采取焊接、塞焊、螺栓連接等多種方式和其他結構進行聯系,連接牢固,不容易脫落,連接方式多于其他材料;
5.-的選擇性能
耐磨板選擇不同厚度基材,堆焊不同層數和厚度的合金耐磨層,可以得到不同厚度和不同用途的鋼板,厚度可達到30㎜以上;
6.-的加工性能
耐磨板能夠按要求加工成不同規格尺寸,可以進行加工、冷彎成型、焊接、彎曲等,山工裝載機刀板使用常識,方便使用;可以現場拼焊成型,使維修更換工作變得省時、方便,大-低工作強度。
7.-的性價格比
耐磨板價格較普通材料有所提高,但考慮到產品使用壽命,綜合考慮維修費用、備件費用和停機損失,其性能價格比遠高于普通鋼板和其他材料。
1高抗磨損性能:磨損試驗表明耐磨復合板的耐磨性比低碳鋼高20倍以上,比不銹鋼、高錳鋼高5倍以上。
2高抗沖擊性能:由于采用軟鋼基板,耐磨復合板具有-的抗沖擊性能,充分體現了復合材料既耐磨又抗沖擊的優點。
耐磨鋼板件的熱處理包含了預備熱處理、終熱處理及表面強化處理。通常熱處理缺陷是指耐磨板件在終熱處理過程中或在以后的工序中以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缺陷,如淬裂、變形超差、硬度不足、電加工開裂、磨削裂紋、耐磨板件的早期破壞等。下面就猝裂及硬度不足進行詳細解說。
淬裂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如下:
(1)形狀效應,主要是設計因素造成的,如圓角r過小、孔穴位置設置不當,截面過渡不好。
(2)過熱(過燒),主要是由控溫不準或跑溫、工藝設置溫度過高、爐溫不均等因素造成,預防措施包括檢修、校對控溫系統,修正工藝溫度,在工件與爐底板間加墊鐵等。
(3)脫碳,主要由過熱(或過燒)、空氣爐無保護加熱、機加余量小,鍛造或預備熱處理殘留脫碳層等因素造成,預防措施為可控氣氛加熱,鹽浴加熱,真空爐、箱式爐采用裝箱保護或使用防氧化涂料;機加工余量加大2~3mm。
(4)冷卻不當,主要是冷卻劑選擇不當或過冷造成,應當掌握淬火介質冷卻特性或回火處理。
(5)耐磨鋼板材組織-,如碳化物偏析-,鍛造差,山工sem656d裝載機刀板優,預備熱處理方法不當等,預防措施是采用正確的鍛造工藝和合理的預備熱處理制度。
硬度不足的原因和預防措施如下:
1)淬火溫度過低,主要是由于工藝設置溫度不當、控溫系統誤差、裝爐或進入冷卻槽方法不當等原因造成,應該修正工藝溫度,檢修校核控溫系統,裝爐時,工件間隔合理擺放均勻,分散入槽,禁止堆積或成捆入槽冷卻。
2)淬火溫度過高,這是由工藝設置溫度不當或控溫系統誤差造成,應當修正工藝溫度,檢修校核控溫系統。
3)過回火,這是由回火溫度設置過高、控溫系統故障誤差或爐溫過高時入爐造成,應當修正工藝溫度,檢修校核控溫系統,不高于設置爐溫裝入。
4)冷卻不當,原因是預冷時間過長,冷卻介質選擇不當,淬火介質溫度漸高而冷卻性能下降,攪拌-或出槽溫度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