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宣傳資料翻譯的標準
制作旅游宣傳資料的主要目的是向潛在的游客介紹某個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美景、文化遺產、風俗民情等,以期激發(fā)起他們的旅動機。譯文如果達不到原文的---,那就是失敗的譯文。為使譯文能夠取得原文在---上的“切近的自然對等”,旅游宣傳資料翻譯的基本標準應該是:準確,句容外語翻譯,自然,富有美感和-文化內涵。
1、譯文“自然”。“自然”是指譯文應當使用流暢的英語的慣用表達法來傳達原文信息。譯文所釆用的句法結構除了必須符合英語語法規(guī)范以外,還應當避免使用影響讀者興趣的意義晦澀、冗長乏味的表達法,例如 there are huge rocks which weigh more than a hundred tons&a thousand tons, more than 100 pieces of a hiundred tons rocks md 5000 pieces of a thousand tons rocks. 這一缺主語少謂語的不但影響讀者的理解,而且破壞了譯文整體的美。目前許多宣傳資料的英譯文中都存在語法錯誤和令人費解的表達法,達不到宣傳的目的。
2、譯文應該“準確”。“準確”是翻譯的靈魂。譯文“準確”可以從兩方面解釋。一方面是譯文的文字必須拼寫正確。這是翻譯的基本標準。拼寫錯誤不但會妨礙讀者的理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會削弱宣傳資料的吸引力。大量的拼寫錯誤在旅游宣傳資料中俯拾即是。請看下面的例子:
... you may see the deep forsts (應該是 forest),the pebbles&smell the fresh air..(浙江臨安宣傳冊
另一方面,譯文應當選用格當?shù)脑~匯準確無誤地傳達原文的信息。原文的信息在譯文中變了樣,會誤導讀者,甚至使宣傳---適得其反。
3、譯文富有審美感。“富有審美感”是旅游翻譯的生命,缺乏美感的譯文難以吸引旅游者。譯文的美感要通過遣詞造句、正確拼寫、自然的語法表達以及恰當?shù)挠⒄Z修辭手段來實現(xiàn)。目前多數(shù)宣傳資料英譯文語言表現(xiàn)力貧乏,缺少美感。例如:“小石門峭壁出世,-91.7米,-磅礴”這句話的原譯文 the small stone gate rises suddenly from the ground&is 91.7m high. 雖無語法錯誤,卻少了-磅礴的韻味。遠不如“高樓摩天,星光燦爛,火樹銀花,瑰麗絕倫,上海的夜色多么迷人。”這句話的英譯文 the night scene of shanghai is of enchanting beauty with starlight on skyline&galaxy of glamour.富有美感。
4、“文化內涵”體現(xiàn)的是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力。譯文應該盡可能地-而不是淡化甚至回避原文中的文化內涵。在文化旅游己經成為當今和未來旅游業(yè)的主旋律的情況下,句容外語翻譯服務,一個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力往往是通過它本身所具有的---的文化內涵來體現(xiàn)的。絕大多數(shù)宣傳資料的漢語原文一般都能夠充分表現(xiàn)本地的---文化,但這樣一來翻譯的難度便會增加。許多譯者索性就把這些難啃的骨頭仍掉,或者采取偷懶的辦法——用拼音代替。
旅游宣傳資料漢英翻譯不應該是表象文字的吻合,而應該是信息和語言內涵上的一致。譯者應該采用多種翻譯方法,把握旅游宣傳資料漢英翻譯的基本標準,才有望得到與原文---等值的譯文。
語境對跨文化翻譯的作用
“語境意識”塑造是翻譯的關鍵性操作。方漢文認為“跨文化翻譯是文本的話語及其文化語境的轉換”。在翻譯過程中,文化必然會有交叉、碰撞與沖突,要恰當穩(wěn)妥地處理并化解這種碰撞與沖突,就要求譯者增強文化語境意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翻譯理論家奈達-:“要真正-地做好翻譯工作,掌握兩種文化比掌握兩種語言甚至更為重要,因為詞語只有運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義。”跨文化傳播學者薩默瓦認為:“翻譯不僅僅是模仿,或者利用我們的話模仿別人的話,它還是對外文語境的-造。”在翻譯過程中,要讓受眾-地理解原作者的意圖,譯者應想方設法、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給受眾提供恰當貼切的語境,目的是要讓總體信息中的顯性部分包含的信息,既非不足又非過分。跨文化譯者需要精通語言,更要有通曉文化的文化語境自覺,句容外語翻譯協(xié)會,深刻理解源文中的“話中話”和“義中義”,努力挖掘源文與譯文中的深層文化內涵。
大量翻譯實踐證明,翻譯中的某些困難也來源于文化上的特殊意義,有學者提出:“一篇只反映某一特定獨立文化中的許多觀念和語言標準的文本,常常含有在明顯不同的語言文化中難以理解也難以翻譯的內容。”在跨文化翻譯過程中,句容外語翻譯介紹,文化差異往往導致人們對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詮釋。譯者既要為受眾-源語和目標語的語言符號,更要努力挖掘源語和目標語中的非語言符號,努力構建源、譯、受三者能彼此匹配的文化語境。譯者不僅要具備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同時還需要深刻了解二者文化之間的深刻差別。巴西詩人安德拉德寫道:“在詞語的皮膚下,有著-和代碼。”那么,譯者就要-留心文化語境中詞語“-和代碼”的真實意義,還原原作者的真實意圖。
融合機器翻譯的中文輸入法
結合實際的人工翻譯過程, 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一般在自動譯文中-找到可以直接使用的---片斷。因此,就目前的技術條件而言,我們認為重要的是以盡可能簡單的方式,充分利用機器翻譯結果中的正確部分,同時應該盡量避免讓譯員受到錯誤部分的干擾。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我們提出一種融合統(tǒng)計機器翻譯技術的中文輸入方法。該輸入方法面向人工翻譯場景,根據用戶按鍵,將統(tǒng)計翻譯中的翻譯規(guī)則、翻譯假設列表和n-best列表等相關信息融合進輸入方法,只需較少的按鍵次數(shù)就可以生成準確的譯文結果。使用該輸入法,譯員可以完全不閱讀機器翻譯的自動譯文,但仍可以得到機器翻譯的幫助。因此,相對譯后編輯而言,即使機器翻譯自動譯文的較低,該輸入法也能----譯員的人機交互體驗。此外,為了指導統(tǒng)計機器翻譯系統(tǒng)生成更適合輸入方法的翻譯結果,我們提出了面向輸入方法的機器翻譯譯文自動評價指標,使該輸入方法利用更合適的統(tǒng)計翻譯結果,進一步提升人工翻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