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面肥的種類繁多,五花八門,全國范圍約有數百種乃至千種之多。根據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葉面肥概括為以下5大類:
---類:營養型葉面肥 該類葉面肥中不僅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鉀,還含有中量元素鈣、鐵、鎂以及作物所必須的微量元素等養分含量較高,主要功能是為作物提供各種營養元素,---作物的營養狀況,尤其是適宜于作物生長后期各種營養的補充。如芬蘭凱米拉公司的肥凱王系列葉面肥。
第2類:調節型葉面肥(嚴格---講不屬于肥料范疇) 該類葉面肥中含有調節植物生長的物質,葉面肥,如生長素、矮壯素類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調控作物的生長發育等。適于植物生長前期、中期使用。如920、愛多收等。
第3類:生物型葉面肥 該類肥料中含微生物體及代謝物,如---酸、核苷酸、---類物質。主要功能是---作物生長,促進作物代謝,減輕和防止病蟲害的發生等。
第4類:單一型微量元素葉面肥 該類葉面肥中只含有一種作物必須的微量元素,針對某些作物對特殊微量元素的 需求而使用,如油菜花期噴施硼砂或硼酸,果樹上噴施--- 鋅等。
第5類:復合型葉面肥 該類葉面肥種類繁多,復合混合 形式多樣。其功能有多種,一種葉面肥即可提供營養,又可---生長調控發育。
葉面施肥的效果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樹木葉面肥,為提高葉面施肥的效果應采取科學的施肥方法和正確的施肥技術。
大豆的施肥的技術要點:大豆的施肥體系一般由基肥、種肥和追肥組成。施肥的原則是既要---大豆有足夠的營養,蔥葉面肥,又要發揮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因此無論是在生長前期或后期,施氮都不應該過量,以免影響根瘤菌生長或引起倒伏。但另一方面,也必須糾正那種大豆有根瘤菌就不需要氮肥的錯誤概念。施肥要做到氮磷鉀肥大量元素和硼鉬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遲效、肥并用。
基肥施用有機肥是大豆增產的關鍵措施。在輪作地上可在前茌糧食作物上施用有機肥料,而大豆則利用其后效。有利于結瘤固氮,提高大豆產量。在低肥力土壤上種植大豆可以加過磷酸鈣、各10公斤作基肥,對大豆增產有好處。
種肥一般每畝用10公斤至15公斤過磷酸鈣或5公斤磷酸二銨作種肥,缺硼的土壤加硼砂0.4至0.6公斤。由于大豆是雙子葉作物,出苗時種子頂土困難,種肥恨好施于種子下部或側面,切勿使種子與肥料直接接觸。
追肥實踐證明,在大豆幼苗期,根部尚未形成根瘤時,或根瘤活動弱時,適量施用氮肥可使植株生長健壯,在初花期酌情施用少量氮肥也是---的。氮肥用量一般以畝施尿素7.5至10公斤為宜。另外,花期用0.2%至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過磷酸鈣水根外噴施,可增加籽粒含氮率,有明顯增產作用;花期噴施0.1%的硼砂、---銅、---錳水溶液可促進籽粒飽滿,葉面肥果樹,增加大豆含油量。
大豆對主要養分的需求:大豆在糧油作物中,經濟價值相對較高。大豆需氮雖多,但可通過根瘤固氮,一般可從---中獲取5至7.5公斤/畝,約為大豆需氮的40%至60%。每生產100公斤大豆,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1.8至10.1公斤,磷1.8至3公斤,鉀2.9至3公斤。大豆所吸收的養分遠遠高于水稻、小麥和玉米。
肥液要加濕潤劑果樹葉片上都有一層厚薄不一的角質層,溶液滲透比較困難,可在葉面肥溶液中加入適量濕潤劑中性肥皂、較好的洗滌劑等,提高葉面噴肥的效果。
選擇適宜的噴施時間葉面噴肥注意不要在高溫時進行,在無風的陰天里,可全天噴施;晴天要在上午10時前及下午5時后噴施。
要有足夠的噴施量果樹吸收葉面肥溶液的量和噴施量成正比,適宜的噴施量是肥液在葉片上達到欲滴未滴的狀態。在不發生肥害的前提下,---提高葉面肥施用濃度。這樣不僅能滿足果樹對養分的需求,而且濃度越高進入葉片越快。同時要根據天氣和果樹長勢采用適宜的濃度,一般尿素0.3%-0.5%,過磷酸鈣0.5%-1.2%,磷酸二氫鉀0.2%-0.4%,三元復合肥0.4%-0.5%,草木灰1.5%-2%,微量元素中的硼砂、---鋅、檸檬酸鐵、---鎂等的濃度為0.08%-0.15%。
要側重噴施葉背面養分是通過葉片氣孔吸收進果樹體內的,葉片氣孔主要在葉背面,故葉面噴肥時主要噴施葉背面,噴嘴要朝上,霧點要細,以利于肥液的滲透和吸收。同時,噴施量不要過大,以葉片不滴水為宜,以防肥液積聚葉尖產生肥害燒尖。
要對癥噴肥要看果樹的長勢噴施葉面肥。如果果樹長勢弱、枝葉伸長緩慢、葉片呈黃色或淡黃色,這表明果樹缺氮缺鐵,應當以噴施氮肥為主,并適當噴施和磷肥、鉀肥。如果葉大嫩綠、枝條間節過長,表明氮肥充足,應當以噴施磷肥和鉀肥為主,適當噴施一些微量元素。對于微量元素來說,葉面噴肥是主要方式,它的效果優于土壤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