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
常見問題:
兩種減水劑混合后配制的混凝土強度極低某攪拌站工人在卸外加劑時,把少量萘系減水劑誤卸入聚羧酸系外加劑中,用混合的外加劑配制的混凝土,不僅外加劑摻量大,而且拌合物流動性差,坍落度損失快,黃山減水劑,但凝結時間---,混凝土試件強度比相同水泥用量的混凝土低30%~50%.原因:由兩種性質不同的外加劑配制的混凝土因凝結時間不同,收縮量大小不同造成。
預防:以目前的技術條件,兩種外加劑是不能混用的,生產過程中,要加強管理,標識清楚,杜絕此類事故發生。
水泥中可溶性堿蕞佳含量一般認為應該是0.4%-0.6%。通常將堿含量低于0.4%的水泥稱為低堿水泥。而水溶性堿多以堿的---鹽存在,所以也將低堿水泥稱為缺硫或欠硫水泥。
缺硫水泥摻入減水劑通常流動性較差,而增大減水劑用量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更會增大混凝土泌水,引氣減水劑配方,所配制的混凝土勻質性差,坍落度損失快,因此常用減水劑很難適應,即使將緩凝劑用量---增加也-作用。
根據我國水泥標準,水泥中可以大量摻入混合材。目前使用較多的為粉煤灰、火山灰、礦渣及磨細石灰石等。這些混合材其活性、需水性、礦化成份及對外加劑的吸附性能區別較大,影響了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考慮c50配合比,如果要滿足強度,則需要控制水膠比低于0.38,引氣減水劑作用,而膠凝材料用量受混凝土收縮的影響不能超過500kg/m3,因此決定了用水量不得超過190kg/m3,這樣的混凝土拌合物按坍落度方法測量流動性,其值一定是0mm,---減水劑作用,沒有流動性,混凝土是干硬性混凝土,需要使用非常規的強力機械振動才能密實成型,用常規的混凝土施工工藝不能完成澆筑、振動密實成型,即混凝土沒有可塑性。在不改變混凝土配合比的前提下,我們加入適量的減水劑,可以將混凝土的坍落度調整到180~220mm,即我們使用減水劑來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混凝土減水劑的本質是在不改變配合比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流動性,也即提高其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