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加工中,刀具實踐地點的方位往往和編程時刀具理論上應在的方位不同,這是咱們需求從頭依據刀具方位來修正程序,然而正如咱們知道的,修正程序是一件多么繁雜而易錯的環(huán)節(jié),因而,刀具補償的概念就應運而生。所謂刀具補償就是用來補償刀具實踐安裝方位與理論編程方位之差的一種功用。運用刀具補償功用后,改動刀具,只需求改動刀具方位補償值即可,而不用修正數控程序。
刀具補償中咱們經常用的有長度補償和半徑補償,一般初入數控職業(yè)的人很難嫻熟的運用這兩種補償,下面咱們就這兩種補償辦法詳細講解一下。
一、刀具長度補償
1、刀具長度補償的概念
首先咱們應了解一下什么是刀具長度。刀具長度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咱們在對一個零件編程的時分,首先要質定零件的編程中心,然后才能樹立工件編程坐標系,而此坐標系僅僅一個工件坐標系,零點一般在工件上。長度補償僅僅和z坐標有關,它不象x、y平面內的編程零點,因為刀具是由主軸錐孔定位而不改動,關于z坐標的零點就不一樣了。每一把刀的長度都是不同的,例如,咱們要鉆一個深為50mm的孔,然后攻絲深為45mm,分別用一把長為250mm的鉆頭和一把長為350mm的絲錐。先用鉆頭鉆孔深50mm,此刻機床現已設定工件零點,當換上絲錐攻絲時,假設兩把刀都從設定零點開端加工,絲錐因為比鉆頭長而攻絲過長,損壞刀具和工件。此刻假設設定刀具補償,把絲錐和鉆頭的長度進行補償,此刻機床零點設定之后,即使絲錐和鉆頭長度不同,因補償的存在,在調用絲錐工作時,零點z坐標現已主動向z+或z補償了絲錐的長度,-了加工零點的正確。
2、刀具長度補償指令
通過履行含有g43g44和h指令來實現刀具長度補償,一起咱們給出一個z坐標值,這樣刀具在補償之后移動到離工件表面距離為z的地方。別的一個指令g49是撤銷g43g44指令的,其實咱們不用運用這個指令,因為每把刀具都有自己的長度補償,當換刀時,運用g43g44h指令賦予了自己的刀長補償而主動撤銷了-把刀具的長度補償。
g43表明存儲器中補償量與程序指令的結尾坐標值相加,g44表明相減,撤銷刀具長度偏置可用g49指令或h00指令。程序段n80 g43 z56 h05與中,假設05存儲器中值為16,則表明結尾坐標值為72mm。
3、刀具長度補償的兩種辦法
1用刀具的實踐長度作為刀長的補償運用這種辦法。運用刀長作為補償就是運用對刀儀丈量刀具的長度,然后把這個數值輸入到刀具長度補償寄存器中,作為刀長補償。
運用刀具長度作為刀長補償,能夠避免在不同的工件加工中不斷地修正刀長偏置。這樣一把刀具用在不同的工件上也不用修正刀長偏置。在這種情況下,能夠依照一定的刀具編號規(guī)矩,給每一把刀具作檔案,用一個小標牌寫上每把刀具的相關參數,包含刀具的長度、半徑等材料。這關于那些專門設有刀具管理部門的公司來說,就用不著和操作工面對面地通知刀具的參數了,一起即使因刀庫容量原因把刀具取下來等下次從頭裝上時,只需依據標牌上的刀長數值作為刀具長度補償而不需再進行丈量。
運用刀具長度作為刀長補償還能夠讓機床一邊進行加工運轉,一邊在對刀儀上進行其他刀具的長度丈量,而不用因為在機床上對刀而占用機床運轉時刻,這樣可充分發(fā)揮加工中心的效率。這樣主軸移動到編程z坐標點時,就是主軸坐標加上或減去刀具長度補償后的z坐標數值。
2運用刀尖在z方向上與編程零點的距離值有正負之分作為補償值。這種辦法適用于機床只要一個人操作而沒有足夠的時刻來運用對刀儀丈量刀具的長度時運用。這樣做當用一把刀加工別的的工件時就要從頭進行刀長補償的設置。運用這種辦法進行刀長補償時,補償值就是主軸從機床z坐標零點移動到工件編程零點時的刀尖移動距離,因而此補償值總是負值而且很大。
二、 刀具半徑補償
1、刀具半徑補償概念
在概括加工時,刀具中心運動軌道刀具中心或金屬絲中心的運動軌道與被加工零件的實踐概括要偏移一定距離,這種偏移稱為刀具半徑補償,又稱刀具中心偏移。
因為數控系統(tǒng)控制的是刀具中心軌道,因而數控系統(tǒng)要依據輸入的零件概括尺度及刀具半徑補償值核算出刀心軌道。依據刀具補償指令,數控加工機床可主動進行刀具半徑補償。-是在手藝編程時,刀具半徑補償尤為重要。手藝編程時,運用刀具半徑補償指令,就能夠依據零件的概括值編程,不需核算刀心軌道編程,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核算量和出錯率。盡管運用cad/cam主動編程,手藝核算量小,生成程序的速度快,但當刀具有少量磨損或加工概括尺度與規(guī)劃尺度稍有偏差時或者在粗銑、半精銑和精銑的各工步加工余量變化時,仍需作恰當調整,而運用了刀具半徑補償后,不需修正刀具尺度或建模尺度而從頭生成程序,只需求在數控機床上對刀具補償參數做恰當修正即可。既簡化了編程核算,又添加了程序的可讀性。
刀具半徑補償有b功用basic和c功用complete兩種補償方式。因為b功用刀具半徑補償只依據本段程序進行刀補核算,不能解決程序段之間的過渡問題,要求將工件概括處理成圓角過渡,因而工件尖角處工藝性不好。而且編程人員必須事前估量出刀補后或許呈現的間斷點和交叉點,并進行人為處理,明顯添加編程的難度;而c功用刀具半徑補償能主動處理兩程序段刀具中心軌道的轉接,江蘇硬質合金蝸桿刀具廠家生產周,可-依照工件概括來編程,因而現代cnc數控機床幾乎都采用c功用刀具半徑補償。這時要求樹立刀具半徑補償程序段的后續(xù)至少兩個程序段必須有值定補償平面的位移指令g00、g01,g02、g03等,否則無法樹立正確的刀具補償。
2、刀具半徑補償指令
依據iso規(guī)則,當刀具中心軌道在程序規(guī)則的前進方向的右邊時稱為右刀補,用g42表明;反之稱為左刀補,用g41表明。
g41是刀具左補償指令左刀補,即順著刀具前進方向看(假定工件不動),刀具中心 軌道位于工件概括的左面,稱左刀補。
g42是刀具右補償指令右刀補,蝸桿刀具,即順著刀具前進方向看(假定工件不動),刀具中心軌道位于工件概括的右邊,稱右刀補。
產品和機床
有著人造板機械行業(yè)技能“珠峰”美譽的連續(xù)壓機的重要零件熱壓板,其韌硬資料耐熱合金鋼硬度要求400hb以上;具有7 000mm×2 650mm長×寬的大平面標準和橫向平面度0.015mm/全長一級平板、縱向平面度0.1mm/全長三級平板、厚度公役±0.03mm、表面粗糙度值ra=0.8μm以下的-要求。因而成為規(guī)劃中的重中之重,工藝中的難中之難。如圖1所示。
加工重任落在了“精密、大型、數控”機床之一沈陽機床12m數控龍門銑床上,啟用二年的技改項目12m數控龍門銑床已過磨合期進入精度”平板特點的熱壓板是對機床精度的一次實例查驗,但即便在試切加工之初,問題就頻出,加工后的平面有正紋、網紋、反紋、接刀和橢圓內凹等表面差、平面度精度不合格等現象,所以課題攻關在所難免。
2
機床精度成因
12m數控龍門銑床精度由4根軸即線軌x、橫梁y、滑枕z和主軸s及互相間的幾何公役構成。
1機床的xy平面由兩根直線導軌組成,因為能夠選用-的水平儀和準直儀并根底可調,其xy平面的水平度和x軸的直線度是可調整項,依托調整能夠-達到較高的精度,一起它也是其他平面和軸的基準,為重要。是熱壓板縱向平面度0.1mm的-。
2機床的橫梁y軸,一是要求與xy平面平行,因為橫梁自重下?lián)虾皖A留磨損,y軸被規(guī)劃成單波中高,所以這項精度是不行調整項,依托y軸的中高操控和立柱的等高加工-平行,是熱壓板橫向平面度0.015mm和厚度±0.03mm的-;二是與x軸的筆直,此項是可調整項,經過調整來-精度。
3機床的滑枕z軸,有著與xy平面雙向筆直的要求,即z軸在xz平面內與xy平面的筆直度,此項為不行調整項,依托加工-精度,z軸在yz軸平面內與xy平面的筆直度是可調整項,依托調整來-精度。
4機床的主軸s軸,也有著與z軸雙向平行的要求,即s軸在xz平面與z軸平行,s軸在yz平面內與z軸平行,此兩項為不行調整項,有-依托加工-。
從以上剖析可出看出:工件容易實現精度的定位是xy平面和x軸,也是機床悉數精度的基準。因為不行調整項依托機床制造進程加工-,所以機床是否-的要點是對不行調整項精度的進程檢測和鏟刮研修,杜絕終究插補修整的貓膩。要點操控y軸微量<0.02mm中高單波型線。在s軸和z軸的調整次序上,單從大面加工和接刀來說,在調整與xy平面的雙向筆直度時以s軸為優(yōu)先。充沛依托可調整項的可調整,經過檢測和觀察加工刀紋,彌補進步機床精度。
3
從刀紋窺破機床精度
因為機床的-在時效中不知不覺失掉,在熱壓板加工之初,在大平面構成了一些較為典型的刀紋和接刀亂象,經過觀察從中能夠剖析機床精度問題和成因。如圖2所示。
1正紋。由刀盤正傾引起,正紋加工的長處是刀紋一致漂亮、后不拖刀單次切削、刀具磨損少,缺陷是因為刀盤歪斜,刀路中心構成橢圓內凹。
2反紋。由刀盤負傾引起,反紋加工的缺陷是后拖刀兩次切削、刀具磨損大,同樣因為刀盤歪斜,刀路中心構成橢圓內凹。
3網紋。由刀盤傾角為0時引起,是真實的平面加工,但缺陷是網紋較亂不漂亮,也有拖刀磨損。
4接刀。在粗加工時能夠是切削反彈、熱變形等要素引起,但在精加工時一定也有刀盤的歪斜原因,構成臺階型接刀,-時破壞了平面度、表面粗糙度和漂亮度。而刀盤歪斜實際上是由s軸與xy平面雙向筆直度引起,那么是哪些終究要素導致的呢?而如何只構成有利的正紋減磨、微接刀和小凹面,是咱們觀察和剖析刀紋后要揣度和解決進步機床精度問題的所在。
從圖2能夠看出刀紋從正紋、網紋及反紋的改變,其實暗示出y軸的爬高落低的曲折走向,在對y軸的準直丈量中發(fā)現如圖的折線改變,y軸直線差錯并不大于0.03mm,但其折線特征使刀盤歪斜卻是刀紋構成亂紋的原因,因為y軸的直線度是不行調整項,有-經過機械批改,一起可微量加大刀盤在yz平面內的正傾角,-全長構成的正刀紋。
從圖3咱們能夠看出接刀痕是臺階型,其實暗示由刀盤歪斜即s軸在xz平面內與xy平面不筆直引起的,在甩表丈量中也證實了此項差錯的存在,而刀盤越大,臺階越大。因為此項精度也是死項,有-經過機械批改,因為無法悉數消滅筆直度差錯,微量加大刀盤在yz平面內的正傾角,一是構成一個方向的正紋;二是構成相鄰兩內凹橢圓,-為微量相交型手感光滑的接刀,也能夠看出,如果相鄰刀路重合越多,接刀高度就越小,在1/2重合時蕞小。
4
效果和定論
1一個合格的-應該熟悉和掌握機床精度的成因和各軸的精度凹凸次序,并能在加工刀紋和接刀痕中判斷出影響機床精度的要素所在,經過反饋保護機床-精度狀態(tài),作出習慣機床精度的定位和走刀方向挑選,進步產品加工。
2在熱壓板大平面-加工的實例中,首先要檢測和操控y軸直線度和曲線類型,-其中高不大于0.02mm的單波弧線,-主軸s在xz平面內與xy平面的筆直度在0.008mm之內,并適當調整主軸s在yz平面內與xy平面的筆直度,有意使其微量正傾,結合鎖定z軸、y軸向進刀單向、相鄰刀路重合足夠大等辦法,從而構成較高的正紋和微量相交型平滑接刀痕的xy平面加工。
3裝上角銑頭,首先留意其雙向筆直也是不行調整項。然后同樣能夠推理在xz和yz平面加工中機床精度與刀紋和接刀的關系,舉一反三,快速找到問題和進步產品的辦法。
4課題攻關的終究效果是經過刀紋剖析,得到機床精度問題的斷定和修正,從而使得熱壓板的平面加工順暢達到規(guī)劃要求。
活塞環(huán)主要分為氣環(huán)和油環(huán)兩種。
活塞環(huán)的作用
氣環(huán)的作用是-氣缸與活塞間的密封性,防止漏氣,并且要把活塞頂部吸收的大部分熱量傳給氣缸壁,由冷卻水帶走;油環(huán)起布油和刮油的作用,下行時刮除氣缸壁上多余的機油,上行時在氣缸壁上鋪涂一層均勻的油膜。這樣既可以防止機油竄入氣缸中燃燒掉,又可以減少活塞與氣缸壁的摩擦阻力。此外,油環(huán)還能起到輔助封氣的作用。
活塞環(huán)的工作條件及性能要求
活塞環(huán)工作時受到氣缸中高溫、高壓燃氣的作用,溫度較高尤其是,溫度可達600k。活塞環(huán)在氣缸內做高速運動,加上高溫下部分機油出現變質,使活塞環(huán)的潤滑條件變差,難以-液體潤滑,磨損-。因此,要求活塞環(huán)彈性好,強度高、耐磨損。
活塞環(huán)的間隙
活塞環(huán)會在發(fā)動機運轉過程中與高溫氣體接觸發(fā)生熱膨脹現象,而周期性的往復運動又使其出現徑向脹縮變形。因此,為了-正常的工作,活塞環(huán)在氣缸內應該具有以下間隙。
d—活塞環(huán)內徑;b—活塞環(huán)寬度
*** 端隙又稱開口間隙,是指活塞環(huán)在冷態(tài)下裝入氣缸后,該環(huán)在上止點時,環(huán)的兩端頭之間的間隙。一般為0.25~0.50mm。
*** 側隙又稱邊隙,是指活塞環(huán)裝入活塞后,其側面與活塞環(huán)槽之間的間隙。第道環(huán)因為工作溫度高,間隙較大,一般為0.04~0.10mm;其他環(huán)一般為0.03~0.07mm。油環(huán)側隙比氣環(huán)小。
*** 背隙是指活塞環(huán)裝入氣缸后,活塞環(huán)內圓柱面與活塞環(huán)槽底部間的間隙,一般為0.50~1.00mm。油環(huán)背隙較氣環(huán)大,有利于增大存油間隙,便于減壓泄油。
活塞環(huán)的泵油作用
由于側隙和背隙的存在,當發(fā)動機工作時,活塞環(huán)便產生了泵油作用。其原因是,活塞下行時,活塞環(huán)靠在環(huán)槽的上方,活塞環(huán)從缸壁上刮下來的機油充入環(huán)槽下方;當活塞上行時,活塞環(huán)又靠在環(huán)槽的下方,同時將機油擠壓到環(huán)槽上方。如此反復運動,就將缸壁上的機油泵入燃燒室。由于活塞環(huán)的泵油作用,使機油竄入燃燒室,會使燃燒室內形成積炭和增加機油消耗,并且還可能在環(huán)槽尤其是第道氣環(huán)槽中形成積炭,使環(huán)卡死,失去密封作用,甚至折斷活塞環(huán)。
氣 環(huán)
*** 氣環(huán)的密封機理
活塞環(huán)有一個切口,且在自由狀態(tài)下不是圓環(huán)形,其外形尺寸比氣缸的內徑大些,因此,它隨活塞一起裝入氣缸后,便產生彈力而緊貼在氣缸壁上。
活塞環(huán)在燃氣壓力作用下,壓緊在環(huán)槽的下端面上,于是燃氣便繞流到環(huán)的背面,并發(fā)生膨脹,其壓力下降。同時,燃氣壓力對環(huán)背的作用力使活塞環(huán)更緊地貼在氣缸壁上。壓力已有所降低的燃氣,從第道氣環(huán)的切口漏到第二道氣環(huán)的上平面時,又把這道氣環(huán)壓貼在第二環(huán)槽的下端面上,于是,燃氣又繞流到這個環(huán)的背面,再發(fā)生膨脹,其壓力又進一步降低。
如此繼續(xù)進行下去,從-一道氣環(huán)漏出來的燃氣,其壓力和流速已經大大減小,江蘇硬質合金蝸桿刀具廠家規(guī),因而泄漏的燃氣量也就很少了。因此,為數很少的幾道切口相互錯開的氣環(huán)所構成的“迷宮式”封氣裝置,就-對氣缸中的高壓燃氣進行有效的密封。
氣環(huán)的斷面形狀及各環(huán)間隙處的氣體壓力
*** 氣環(huán)的切口
氣缸內的燃氣漏入曲軸箱的主要通路是活塞環(huán)的切口,因此,切口的形狀和裝入氣缸后的間隙大小對于漏入曲軸箱的燃氣量有一定的影響,切口間隙過大,則漏氣-,使發(fā)動機功率減小;間隙過小,活塞環(huán)受熱膨脹后就有可能卡死或折斷。切口間隙值一般為0.25~0.8mm。第道氣環(huán)的溫度,因而其切口間隙值。
氣環(huán)的切口形狀
直角形切口工藝性好;階梯形切口的密封性好,但工藝性較差;斜口形切口,斜角一般為30°或45°,其密封作用和工藝性均介于前兩種之間,但其銳角部位在套裝入活塞時容易折損;圖中(d)為二沖程發(fā)動機活塞環(huán)的帶防轉銷釘槽的切口,壓配在活塞環(huán)槽中的銷釘,是用來防止活塞環(huán)在工作中繞活塞中心線轉動的。
*** 氣環(huán)斷面形狀
氣環(huán)的斷面形狀
*** 矩形環(huán)的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散熱性好、廢品率低;缺點主要是有泵油作用,容易造成機油消耗量過大并有可能形成燃燒室積炭。另外,矩形環(huán)的刮油性、磨合性及密封性較差,現代汽車基本不采用。
*** 錐面環(huán)的優(yōu)點是與氣缸壁的接觸為線接觸,密封和磨合性能較好,刮油作用明顯,容易形成油膜以-潤滑;缺點是傳熱性能較差。錐面環(huán)主要應用在除第道環(huán)外的其他環(huán)。
*** 扭曲環(huán)是當代汽車發(fā)動機廣泛應用的一種活塞環(huán),主要是因為扭曲環(huán)除具有錐面環(huán)的優(yōu)點之外,還能減小泵油作用,減輕磨損、提高散熱性能。安裝扭曲環(huán)時應-注意:內圓切槽向上,外圓切槽向下,江蘇硬質合金蝸桿刀具技術實力強,不能裝反。
*** 梯形環(huán)的主要優(yōu)點是能把沉積在環(huán)槽中的結焦擠出,從而避免了活塞環(huán)被黏結而出現折斷,同時其密封性能-,使用-;缺點主要是上下兩端面的精磨工藝較復雜。梯形環(huán)在熱負荷較大的柴油發(fā)動機上使用較多。
*** 桶面環(huán)的優(yōu)點是活塞的上下行程都可以形成楔形油膜以-潤滑,對活塞在氣缸內擺動的適應性好,接觸面積小,有利于密封;缺點是凸圓弧面加工困難,多用于強化柴油發(fā)動機的第道環(huán)。
油 環(huán)
油環(huán)分為普通油環(huán)和組合油環(huán)兩種。
普通油環(huán)是用合金鑄鐵制造的。其外圓面的中間切有一道凹槽,在凹槽底部加工出很多穿通的排油小孔或狹縫。油環(huán)上唇的上端面外緣一般均有倒角,可以使油環(huán)向上運動時能夠形成油楔。機油可以把油環(huán)推離氣缸壁,從而易于進入油環(huán)的切槽內。下唇的下端面外緣不倒角,這樣向下刮油能力較強。鼻式油環(huán)和雙鼻式油環(huán)的刮油能力-,但加工較困難。
油環(huán)及其刮油作用
油環(huán)的斷面形狀
對于由三個刮油鋼片和兩個彈性襯環(huán)組成的組合式油環(huán),軸向襯環(huán)夾裝在第二、第三刮油片之間,徑向襯環(huán)使三個刮油片壓緊在氣缸壁上。這種油環(huán)的優(yōu)點是,片環(huán)薄,對氣缸壁的比壓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大,因而刮油作用強;三個刮油片是各自獨立的,故對氣缸的適應性好;重量輕;回油通路大。因此,組合油環(huán)在高速發(fā)動機上得到較廣的應用。其缺點是制造成本高片環(huán)的外表面必須鍍鉻,否則滑動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