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設(shè)計模切版
的壓痕鋼線應(yīng)硬度適中,穩(wěn)定性強(qiáng),刀頭圓滑,圓弧中軸對稱,高度、厚度偏差小,規(guī)格齊全。其選用原則是:壓痕鋼線的厚度不小于紙厚,高度等于模切刀片高度減去模切材料厚度,再減去修正值0.05~0.10mm。壓痕線的選用原則是:壓痕線的厚度也不小于紙厚,寬度等于紙厚的1.5倍加上壓痕鋼線的厚度。
例如:模切0.40mm厚的紙張,模切刀的高度為23.80mm,壓痕鋼線的厚度選為0.71mm,則:
壓痕鋼線的高度=23.80-0.40-0.100.05~0.10=23.30mm
壓痕線的厚度***0.40mm
壓痕線的寬度=0.40×1.5+0.71=1.31mm
開連點本質(zhì)上是在模切刀刃口部位開出一定寬度的小口,彩盒,使模切后的紙盒和廢邊不散開,便于排廢。連點通常開在產(chǎn)品成型后不易看到的隱蔽處,并且要避開膠線位置。如果不得已連點在成型后能夠看見,則連點應(yīng)越小越好,否則排廢時連點處不易分離,導(dǎo)致紙張撕爛及附近墨層爆線。連點寬度=紙厚+0.20mm。
2當(dāng)壓痕鋼線之間的距離過小時,需粘貼海綿膠條以起到反拉力的作用,把紙張壓緊,減輕壓力。另外,彩盒包裝,校板時可在壓線位開出凹槽形狀,彩盒廠家,使彩盒折疊成型時有一個較大的弧度,從而起到減輕爆線的作用。
3 如果客戶沒有---要求,彩盒材質(zhì),又沒有耐折性---的白卡紙,建議彩紙改用覆膜工藝,可一勞永逸。
彩盒——是指用卡紙和微細(xì)瓦楞紙板這兩種材料制成的折疊紙盒和微細(xì)瓦楞紙盒。一般作為中檔的包裝方法使用,介于內(nèi)包裝與外箱包裝之間。
彩盒印后工藝有燙金、過油、uv光油、磨光、覆膜、裱紙、凹凸、模切的工藝
工藝原理計量輥定向,定速轉(zhuǎn)動,且同施涂輥轉(zhuǎn)動方向相反;這樣使施涂輥表面上涂料層均勻一致,印刷品表面與涂布輥軸面接觸,在涂料黏度和輥組壓力作用下被均勻地涂上涂料。
彩盒制作過程為什么要除粉?
近有客戶提到一個性的問題,彩盒制作過程中為什么要除粉?
首先,在這里跟大家講一下這個粉是從那里來的?
在紙張的印刷過程中,為了盡快使油墨干燥,會采用噴粉技術(shù)加快油墨的干燥,一般只有印刷制品的一面需要噴粉干燥,另一面并不需要噴粉,但是在噴粉過程中,粉塵并不容易受到控制,因此往往不需要噴粉的印刷制品另一面也會粘有不少的粉塵,而這些粉塵對于印刷制品的覆膜影響比較大,易引起覆膜牢度的降低,起膜等問題。
通過上面的了解,知道粉是從那里來的了,接下來就跟大家講一-盒為什么除粉。
在印刷好的紙張覆膜前就要進(jìn)行除粉作業(yè),一般都會加裝若干根毛刷輥,用于清除印刷制品表面的粉塵,為了提高粉塵的清除率還會加裝一個負(fù)壓吸風(fēng)裝置,將清掃下來的粉塵直接吸走,避免粉塵在印刷制品上的二次附著。如果是自動覆膜機(jī)的話,在機(jī)器前端都安裝有除粉設(shè)備,在紙張未過膠之前通過除粉裝置往往能達(dá)到去除粉末的作用。
總結(jié):彩盒制作過程中除粉是為了覆膜,防止粉塵在印刷彩盒表面附著,這樣做出來的彩盒才會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