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繼電器的功率;
繼電器在實際使用時,千萬不要將繼電器小功率負載的觸點并聯后再來控制大功率負載電路之中。這是因為繼電器觸點從斷開到閉合所用的時間不可能完全一致,則并聯后動作時間短的那組觸點將要承受較大的功率負載,因此必然造成這組觸點的損壞。 繼電器的電壓與電流。
在選擇繼電器使用時,繼電器的額定電壓和它的吸合電流值應該滿足電路設計需要,即根據驅動電壓與電流值的大小來選擇繼電器的線圈額定工作電壓值。若驅動電壓和驅動電流值小于<額定電壓和額定吸合電流值,則不能夠-繼電器的正常工作;如果驅動電壓和電流值大于>繼電器的技術參數值時,則很有可能造成繼電器線圈的燒毀。
4、繼電器供電電壓性質的選擇;
繼電器分為交流和直流兩種,根據它的工作電源情況來該選擇是使用交流繼電器或者直流繼電器。
干簧管繼電器的觸點形式有常開觸點(h)和轉換觸點(z)兩種,控制組別有單組、兩組、三組等;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簡單,利用永磁性磁鐵或者利用通電線圈產生磁場都能夠將它的常開觸點動作變換成常閉狀態來接通控制電路。
一般情況下,干簧管繼電器的觸點的額定容量都很小,只能夠作為控制信號回路的小控制電流。作為控制回路信號使用時,沒有額定工作電壓參數。
電壓繼電器模塊
觸點的動作和線圈的動作電壓大小有關的繼電器模塊叫電壓繼電器模塊,它用于電力拖動系統的電壓保護和控制,施耐德終端繼電器組,使用時電壓繼電器模塊的線圈與負載并聯。
特點:其線圈的匝數多而線徑細。`
分類:按線圈電流的種類可以分為交流和直流電壓繼電器模塊,按吸合電壓大小又可以分為過電壓、欠電壓和零電壓繼電器模塊。
中間繼電器模塊
中間繼電器模塊的作用是增加被控制線路的數量或加大觸點允許的斷開容量,以達到分配控制信號和功率放大的目的。
中間繼電器模塊有交、直流兩種。中間繼電器模塊的特點是觸點數目較多,一般在3~4對以上,觸點形式常采用橋形觸點與接觸器輔助觸點相同。
動作功率較大的中間繼電器模塊與小型接觸器的結構相同。
適用于交流500v以下的控制線路,線圈電壓為交流12v、36v、127v、220v及380v五種。繼電器模塊有八對觸點,額定電流為5a,操作頻率為1200次/h。
適用于直流110v以下的控制電路,線圈額定電壓為直流12v、24v、48v、110v四種,線圈消耗功率不大于3w,繼電器模塊具有帶公共觸點的三常開、三常閉觸點,繼電器組的接線圖,觸點額定電流為3a。
如何根據負載配繼電器模塊
如果是繼電器模塊工作電流分為兩種,一是吸合電流,當電流小于額定吸合電流繼電器模塊就不能正常吸合。二是維持電流,當電流小于額定維持電流繼電器模塊就會斷開。
如果是繼電器模塊觸點電流的話,直流控制直流固態繼電器組,一般都只標明電流和電壓,但是任何觸點都有接觸電阻,當電流大接觸電阻可以忽略不計,而電流很小時接觸電阻就成問題了,所以在繼電器模塊選型時要-注意。
國內大多數繼電器模塊負載能力,只標純阻性負載,這給用戶在選擇繼電器模塊負載時,產生二種誤解,導致選型失誤。誤解之一是:用戶實用的往往不是純阻負載,而是感性的、燈的、電機的或容性的負載,負載大小等同或接近于阻性負載;誤解之二是:負載可以從低電平到額定負載,均能適應。應該-,能-轉換10a阻性負載的繼電器模塊,不可轉換10a的感性負載,繼電器組,不一定能-轉換10ma的負載。因為不同性質負載條件下的電接觸失效機理是截然不同的。應該強調,觸點故障是繼電器模塊失效的主要原因。正確理解觸點在不同負載類型、不同負載大小條件的電接觸特性、失效現象及失效機理,統一制造方與用戶的認識,對提高繼電器模塊工作的-性,尤為重要。制造廠應改進觸點負載的標識、內容,對不同負載類型應分別標注。
1.白熾燈——由于白熾燈鎢絲冷態電阻很小,接通瞬間的浪涌電流-穩態電流15倍。如此大的浪涌電流會使觸點迅速燒蝕,甚至產出熔焊失效。一般可串入限流電阻來減少浪涌電流。
2.電機負載——電動機靜止時輸入阻抗很小,啟動瞬間浪涌電流很大。電流注入后,電流和磁場相互作用產生轉矩。當電動機啟動后,產生內部電動勢,致使觸點電流趨于減小,關斷時,觸點間出現反電勢,常常會引起拉弧,造成觸點燒蝕。不過,電機是緩慢地停下來,電機內部貯存的電磁能,動能轉換成熱能消耗掉一部分,反電勢不會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