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無收縮灌漿料施工在不同溫度的養護方法:
常溫養護:
1、灌漿前,日平均溫度不應低于5℃,灌漿完畢后部分應及時噴灑養護劑或覆蓋塑料薄膜,加蓋濕草袋保持濕潤。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時,水泥基灌漿材料的表面應覆蓋嚴密,北京灌漿料,保持塑料薄膜內有凝結水,灌漿料表面不便澆水,可噴灑養護劑。
2.應保持灌漿材料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
3.當采用快凝快硬型水泥基灌漿材料時,養護措施應根據產品要求的方法執行。
高溫養護:
1.灌漿前24h采取措施,防止灌漿部位受到陽光直射或其他熱輻射。
2.采取適當降溫措施,高強無收縮灌漿料,與水泥基灌漿材料接觸混凝土基礎和設備底板的溫度不大于35℃。
3.漿體入模溫度不應大于30℃。
4.灌漿后應及時采取保濕養護措施。
很多設備對基礎接觸面的密實度及水平等精度要求非常高,土建施工中很難以一次保。所以往往將設備安裝定位及校準后方將設備與基礎的結合部位進行二次灌漿。在進行二次灌漿時對灌漿料的也是有要求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二次灌漿料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1、灌漿料水灰比
灌漿料抗壓強度與灌漿料用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強度等級水泥比低強度等級水泥配制出的灌漿料抗壓強度高許多。另外,水灰比也與灌漿料強度成正比,無收縮灌漿料,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混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灌漿料和易性,增大灌漿料的收縮和變形。
2、控制輸送時間
在運輸問題上應盡量縮短外部運輸時間,灌漿料多少錢,控制-輸距離。在灌漿料到達工地后應立即把料卸下并進行澆筑,避免停留時間過長引起較大的坍落度損失。內部輸送采用泵送時,輸送管道應覆蓋濕布。
消除灌漿料裂縫的技術措施有哪些?
1、梁柱節點處的灌漿料實行先高后低的原則,即先澆筑高強度等級的灌漿料,后澆筑低強度等級的灌漿料。在高低強度等級灌漿料的交界處,設置金屬絲網,以便操作者容易控制灌漿料的澆筑范圍。
2、對高強度等級灌漿料的常規配合比進行調整,即在滿足強度及可泵性的條件下,盡量減少水泥用量、減少砂率、增加石子含量、減小坍落度、減少用水量,并對粉煤灰和外加劑的用量也作相應的調整,以盡量降低灌漿料水化熱產生的溫度,減少因不同強度等級灌漿料收縮或灌漿料內外溫差而引起的裂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