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繼電器輸出電路一般用于弱電控制強電的電路,在很多自動化設備中有廣泛的應用。本繼電器輸出電路為實現繼電器輸出的控制板單元電路,繼電器輸出接用戶控制電路如接觸器控制電路,用戶繼電器控制電路,故障指示燈等,通過該電路實現dsp發出的控制信號控制輸出繼電器的通斷。采用renesas的ps2701-1光耦隔離器實現了不同電壓的電氣隔離,同時完成了控制信號的有效傳輸。
由于固態繼電器由電子元件組成,沒有機械觸頭,因此ssr在被合理使用的情況下,同機電繼電器emr相比,它具有-性高、-、電磁干擾低、相應速度快和抗強振動等優點,在實際環境應用時,我們可以根據應用設計要求如-性、成本等綜合衡量選擇固態繼電器或機電繼電器。兩者詳細的優缺點如下:
固態繼電器優點:可交流零電壓導通,emr/rfi低,長壽命,開關次數可超億次,無觸點,可承受高沖擊電流負載,無噪聲,與微處理器兼容,設計靈活,響應快,無運動零件,無觸點回跳。
固態繼電器缺點:電壓導通電壓降高,功耗大,可能要求加散熱器,有斷態漏電流,可能影響負載或安全,成本高,僅容易做成單刀單擲,對交流或直流負載分別設計,不能通用,一般不能切換小信號,如音頻類信號。
機電繼電器優點:成本低;接觸壓降低;無需加散熱器,無斷態漏電流,多組觸點,切換交流或直流同樣容易雖然額定值可能不等,終端繼電器模塊模組廠家,線路功率高。
機電繼電器缺點:響應慢,隨機導通及觸點回跳有噪聲電壓,觸點會磨損:壽命短,承受高沖擊電流負載能力差,噪聲大,線圈功率大,與微機接口困難。
組成:線圈及觸點原理:簡單的說通過控制線圈有沒有電,來控制觸電的動作。其中一種為例電壓:dc24v、dc36v、dc48v、ac220v當線圈得電后常開點變常閉,常閉帶你變常開為什么要選擇中間繼電器?
1、代替小型接觸器
2、擴展輔助觸點的數量當選擇的開關觸點不夠用時假設:行程開關控制燈,行程開關控制中間繼電器,然后通過觸點來控制不同的燈。
3、常開點、常閉點的轉換說明:按下按鈕,ka1得電,ka1常閉斷開相當于停止按鈕,km失電。
4、過度低壓控制高壓,小電流控制大電流中間繼電器工作原理中間繼電器的線圈裝在u形的導磁體上,導磁體上面有一個銜鐵,導磁體兩側裝有兩排觸點單片,在非動狀態下將銜鐵向上托起,使銜鐵與導磁體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隙,當氣隙間的電磁力矩超過反作用力矩時,銜鐵被吸向導磁體,同時銜鐵壓動觸點彈片,使常閉觸點斷開常開觸點閉合,你完成了信號的傳遞。
中間繼電器符號中間繼電器接線以8引腳為例不同的繼電器接線方---有些差異。下面介紹的是8個接線端子的接線方法。5和6是一對公共端子,1和2是一對常閉觸點,3和4是一對常開觸點。7、8不通電時,寧波終端繼電器模塊,5—6和1—2接通,通電后就會斷開1—2,而5—6不斷,再和3—4接通。
一般中間繼電器是雙刀雙擲開關,7—8端子接內部的線圈,使用時會并聯一個續流二極管,二極管接入時的極性和繼電器端子標注相反8+接二級管的負極,7-接二級管的正極,達到預定值時,繼電器會工作驅動電路斷開,那一瞬間會因為自感電壓產生-的的電流,而這個電流會流過續流二級管,而不會經過起到電路,從而保護了電路中的元件。間繼電器選型先看接觸器線圈工作時候的電流參數,再看中間繼電器觸點所能承載的電流參數。我們公司一般用的是歐姆龍的my2n-j底座pyf08ae,觸點承載電流是5a的,一般的都可以用了。
繼電器的觸點具有一定的負載能力,當負載能力相對較小時,可以用來代替小型接觸器,如電動卷閘門的控制和一些小型家用電器。這樣做的好處是,它不僅可以起到控制的作用,4路終端繼電器組合模塊廠家,而且還可以節省空間,使電器的控制部分精巧。
這是中央繼電器常見的用途。例如,當電路控制系統中一個接觸器的觸點需要控制多個接觸器或其他部件時,電路中會增加一個中央繼電器。我們知道,雖然中央繼電器的接觸容量不是很大,但它也有一定的承載能力,而且其驅動所需的電流也很小,所以中央繼電器可以用來擴大接觸容量。
例如,四位終端繼電器模塊,通常不可能直接使用感應開關和三極管的輸出來控制負載相對較大的電氣元件。相反,在控制電路中使用中央繼電器來通過中央繼電器控制其他負載,以實現擴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在工業控制電路中,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控制要求接觸器的常閉觸點達到控制目的。然而,接觸器本身的常閉觸點已經用完,無法完成控制任務。
此時,中央繼電器可以與原接觸器的線圈并聯,并且中央繼電器的常閉觸點可以用于控制相應的部件,并且可以改變觸點類型以達到所需的控制目的。
在一些控制電路中,中央繼電器通常用于接通和斷開一些電氣元件。例如,彩電或顯示器中常見的自動消磁電路,三極-制中央繼電器的通斷,然后控制消磁線圈的通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