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丸的含碳量決定了硬度和
鋼材等在淬火加熱之后,會有兩種冷卻方式,
一是等溫冷卻,即等溫淬火;
二是連續冷卻,即普通淬火。等溫冷卻可以根據需要獲得珠光體、索氏體、托氏體、貝氏體等,而普通淬火則是為了獲得馬氏體。各種鋼件、機械零部件及工、模具都要經過淬火和回火后使用,在淬火時發生強化和硬化就是由于形成了馬氏體。
馬氏體有兩種基本形態,一種是板條馬氏體,如圖a所示,在晶相顯微鏡下有成群的板條組成;另一種是片狀馬氏體,在晶相顯微鏡下呈竹葉狀。性能方面,板條馬氏體不僅具有---的硬度,而且具有---的韌性;而片狀馬氏體硬度高,鹽城鋼丸,韌性差,典型的硬而脆,需要經過回火,---硬度提高韌性,因此,我們希望工件淬火之后得到更多的板條馬氏體。在實際生產中,含碳量低于0.2%的鋼在淬火后全部生產板條馬氏體,含碳量在0.2-1.0%的鋼淬火后形成板條馬氏體和片狀馬氏體混合組織,含碳量高于1.0%的鋼淬火后幾乎全部生成片狀馬氏體。
雖然含碳量決定了馬氏體的形態,但我們可以調節工藝,提高工件的性能。低碳鋼和低碳合金鋼淬硬性較差,因此我們通過采用---淬火冷鹽水,可以獲得幾乎全部的板條馬氏體,得到較高強度和韌性的---配合。中碳碳含量0.3%-0.6%鋼或中碳合金鋼是大量應用的鋼,其含碳量在0.2-1.0%之間,淬火形成板條馬氏體和片狀馬氏體混合組織,將這些剛進行高溫加熱淬火,可以獲得較多的板條馬氏體,在硬度不變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鋼的韌性。對于高碳鋼件,為了獲得較多的板條馬氏體,可以采取較低溫度快速、短時間加熱淬火的方法。
鋼丸在使用中的耗損
鋼丸在拋丸清理過程中是損耗物品,除銹鋼丸生產廠家,要根據設備剩余鋼丸量和磨損的大小來不定時的添加新的鋼丸,只有這樣才能---拋丸機的正常運轉和---工件的清理效果。
很多客戶聯系我們詢問鋼丸的使用周期,其實這個問題很難一口回答,因為所清理的工件尺寸,工件材料硬度,還有拋丸機的類型等因素都能影響鋼丸的消耗速度,想計算鋼丸的使用成本,統計一個月或一段時間內的正常生產所消耗鋼丸數量,這樣的計算才是---的。當然我們接觸的客戶形形---,有一些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鑄造工件:同樣重量的大鑄件消耗鋼丸量會比小鑄件少點,這個好理解,因為同樣重量大鑄件的表面積比較小。同樣的鑄件跟其表面的硬度有關,硬度越高,鋼丸消耗量越大;硬度越低,消耗量越少。通常情況統計,一噸鋼丸大約能清理100噸左右的鑄件。
型鋼、模具:因為各個公司處理的鋼材型號不同,硬度不同,這個消耗率差別很大,鋼丸價格,肯定是工件硬度越高,損耗越大,基本是1噸鑄鋼丸能處理120-150噸左右的鋼材。
合金鋼丸優勢。
1、合金鋼丸因為其外觀光亮、不會生銹的特點廣泛應用于汽車彈簧,鋼丸型號,懸架彈簧,淬火齒輪,螺絲,鏈條,各種沖壓件、標準件及不銹鋼等硬度高的工件的表面噴拋處理,對于加工后的工件具有表面去氧化皮,表面強化處理等。
2、合金鋼丸沒有氣孔和疏松,組織均勻性較好,合金鋼丸被用于精密件;而不銹合金鋼丸用于不銹鋼件和鋁鑄件,因為其拋噴丸后不會污染鑄件,且較耐磨。
3、合金鋼丸的壽命比其他鋼丸的壽命更長,合金鋼丸一般來說比鑄鋼丸的---15-30%,它可以循環利用3000~3500次,在使用過程中磨損沒有其他鋼丸那么快,只是在循環過程中會慢慢磨損,變成粉塵。
4、用途很大,任何工件的表面處理幾乎都可以用到。---是一些船舶廠、模具業、鑄造業、鋼鐵廠等類的企業。
看看合金鋼丸的優勢真不少,因此也是為什么在各行各業不廣泛的應用的原因。在以后選擇和使用鋼丸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鋼丸,選擇-合適的鋼丸能為我們的生產節省成本,挺高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