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早麥、壯苗麥多施粗土雜肥,而晚麥、弱麥則宜在土雜肥中混入磷肥。一般每畝條施或撒施土雜肥2500~3000公斤。綠肥每畝撒施灰肥200~250公斤,小麥葉面肥,或施入一層薄豬、牛糞,可起到增肥保暖作用。
苧麻:每畝施豬、牛糞2500~3500公斤,或土雜肥1000~1500公斤,玉米葉面肥,拌過磷酸鈣15~20公斤,并以霜后雪前施用為好。
看氣溫施肥 氣溫較低,則施用遲效性的廄肥、堆肥、塘泥、灰肥或人畜糞尿。氣溫較高時,搶晴追施易分解的碳銨、---、---等化學肥料。一般每畝油菜、小麥追施25~30公斤,蔬菜等越冬作物每畝追施20~25公斤。
------害和病害一般是混合發(fā)生的,只是發(fā)生時會有一種病害占--,所以在對病害進行---時會選擇兩種病害一起---,------劑和藥劑一起施用。
---病主要依靠昆蟲取食傳播,所以在病株和病田中常有昆蟲殘跡。
病害診斷的口訣:八看六問十三查!
八看看植株病狀
一看色澤變沒變,二看葉片水漬斑,南陽葉面肥,三斑扁或圓,進口葉面肥,四看斑色深或淺,五看斑紋顯不顯,六看畸葉是否現(xiàn),七看霉層產(chǎn)不產(chǎn),八看植株是否蔫。
六問問種植戶
一問施的啥肥料,二問噴的啥,三問多和少,四問茬口倒沒倒,五問光照強或弱,六問溫度低和高。
小養(yǎng)分律
德國化學家、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化學的倡導者李比希提出(j.v.liebig)
小養(yǎng)分律——木桶效應(yīng)
小養(yǎng)分是隨時間、地點和作物生長期而變化的 小養(yǎng)分律對科學合理施肥的指導意義:
作物對養(yǎng)分的需求不是平均的,不是含量高的養(yǎng)分影響產(chǎn)量,而是含量相對小的養(yǎng)分制約著作物的產(chǎn)量。
(二)報酬遞減律
從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報酬隨著向該土地投入的勞動和資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隨著投入的增加,單位勞動和資本所獲取的報酬卻在減少。
報酬遞減律圖示說明
報酬遞減律對科學合理施肥的指導意義:
肥料不是施越多越好,肥料施多了不僅成本高,還可能產(chǎn)生肥害,影響產(chǎn)量或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