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樹一般1年澆四次水,灌的水量因樹齡、樹勢、土壤而不同,一般每次灌的水應達到樹冠投影面積內的土壤濕透40-60厘米為好。春季有灌的水條件的在追肥后澆1次水,以促進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從落花后到生理落果前,結合追肥澆水可減少花后落果和有利-次果實生長高峰的出現,加速果實膨大,從而提高其坐果率。
8月份山楂果實生長-一次高峰之前澆水,對加速果實膨大作用明顯。在冬季及時澆足封凍水,以利樹體安全越冬。低洼易澇土壤粘重的山楂園,應挖溝排澇,及時排除積水。
其措施是:樹盤培土,防止積水。適時松刨,增強土壤通氣性,促進水分蒸發,減少土壤含水量。6、滅菌消毒---蟲
在冬季休眠期和春季發芽前進行清園用藥,保護花芽,消毒滅菌,保溫防凍。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山楂樹繁殖,---紅蜘蛛和桃蛀螟。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則注重---桃小食心蟲、輪紋病等。對白的粉病發病較重的山楂園,在發芽前噴1次,花蕾期、6月各噴1次50%多菌靈可濕性粉的劑600倍液成50%甲的基托布津可濕性粉的劑。
1根蘗苗繁殖:山楂每年都會在樹下自然發出較多的根蘗,是培育砧苗的好材料。春季將根蘗苗挖出,按苗的大小分別栽于苗圃中,苗的株行距一般為15~20x35~40厘米。栽苗前要整翻土地,施入益富源種植菌液10公斤左右,另需施入肥料,作畦得墑。栽勒后及時澆水,加強管理,秋季嫁接品種。
2根段扦插繁殖:把苗木出圃或果園施肥翻地時獲得的斷根收集起來。直徑0.4~1.0厘米的根,剪成12~15厘米長的根段,春季進行扦插。扦插時要邊插根邊將土踩實,使根段與土貼緊,然后澆水時加益富源種植菌液每畝3-5公斤保墑。萌芽后及時去掉多余的芽子,只保留1個壯芽生長,秋季嫁接品種。
3播種繁殖:各地在用種子繁殖時,都有成功的經驗,但方法各異。通常是將---山楂山里紅早采收,取種后,隨進行水燙曝曬處理。其方法:先將種子淘洗干凈,山楂樹求購,放入60攝氏度的水中浸燙半小時,其間要隨時攪拌,使種子受熱均勻。再將經水燙的種子取出,然后放入到稀釋300-500益富源微生物營養液中冷水中浸泡5天,然后取出曝曬直至裂口。如果用購買的種子,應在水中浸泡24小時,經過搓洗后再放入60攝氏度水中浸燙,山楂樹培育,半小時后放入冷水浸泡5~7天。白天將種子在水泥場上或石板上曝曬,夜間再浸入水中,山東山楂樹,反復進行直至種子有50%以上裂口時,再進行砂藏層積。砂藏的溫度為0~5攝氏度,經80天層積,便可催芽播種于大田,培育砧木苗。
山楂樹如何種植?
1、選地育苗
選土層深厚肥沃的平地、丘陵和山地緩坡地段,以東南坡向---宜,次為北坡、東北坡。要注意蓄水、排灌與防旱。
用山楂種子培育的苗木,稱為實生砧木苗。實生砧木苗一般均需嫁接才能成為供栽培的山楂。山楂種子殼厚而堅硬,種子不易吸水膨脹或開裂。另外,種仁休眠期長,出苗困難。因此,山楂在播種前,種子一定要預-行處理,才能-其發芽率。
2、田間管理
深翻熟化,改良土壤:翻耕園地或深刨樹盤內的土壤,是保蓄水分、消滅雜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能,---土壤肥力狀況,促使根系生長的有效措施。
3、施肥
條施,即在行間橫開溝施肥;全園撒施,即當山楂根系已密布---時,可將肥料撒在地表,然后翻入土中20厘米深;穴施,即施液體肥料(人糞尿)時,在樹冠下按不同方位,均勻挖6~12個,30~40厘米深的穴倒入肥料,然后理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