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用軟件功能取代了繼電器控制系統中大量的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計數器等器件,使控制柜的設計、安裝、接線工作量大大減少。
plc的梯形圖程序一般采用順序控制設計法來設計。這種編程方法很有規律,很容易掌握。對于復雜的控制系統,設計梯形圖的時間比設計相同功能的繼電器系統電路圖的時間要少得多。
在plc的用戶程序可以在實驗室模擬調試,輸入信號用小開關來模擬,通過plc上的發光二極管-察輸出信號的狀態。完成了系統的安裝和接線后,在現場的統調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一般通過修改程序就可以解決,系統的調試時間比繼電器系統少得多。
想要了解更多的plc的相關信息,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
離線編程方式: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編程器公用一個cpu,編程器在編程模式時,國產plc價格,cpu只為編程器提供服務,不對現場設備進行控制。完成編程后,編程器切換到運行模式,cpu對現場設備進行控制,不能進行編程。離線編程方式可降低系統成本,但使用和調試不方便。在線編程方式:cpu和編程器有各自的cpu,主機cpu負責現場控制,并在一個掃描周期內與編程器進行數據交換,編程器把在線編制的程序或數據發送到主機,下一掃描周期,主機就根據新收到的程序運行。這種方式成本較高,但系統調試和操作方便,在大中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中常采用。
五種標準化編程語言:順序功能圖(sfc)、梯形圖(ld)、功能模塊圖(fbd)三種圖形化語言和語句表(il)、結構文本(st)兩種文本語言。選用的編程語言應遵守其標準(iec6113123),同時,還應支持多種語言編程形式,如c,basic等,以滿足特殊控制場合的控制要求。
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系統設計時,首先應確定控制方案,下一步工作就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工程設計選型。工藝流程的特點和應用要求是設計選型的主要依據。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及有關設備應是集成的、標準的,按照易于與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于擴充其功能的原則選型所選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應是在相關工業領域有投運業績、成熟-的系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系統硬件、軟件配置及功能應與裝置規模和控制要求相適應。熟悉可編程序控制器、功能表圖及有關的編程語言有利于縮短編程時間,因此,工程設計選型和估算時,應詳細分析工藝過程的特點、控制要求,明確控制任務和范圍確定所需的操作和動作,然后根據控制要求,估算輸入輸出點數、所需存儲器容量、確定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功能、外部設備特性等,后選擇有較價格比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設計相應的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