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作物施肥,有利于明年作物的生長發育,---來年春季后獲得高產。冬季那些作物要施肥?怎么施?經研究和多年實踐表明,油菜、麥類、綠肥、苧麻等越冬作物,施用以含磷鉀較多的農家肥為主的肥料比較好。
基肥:小麥產量水平低于350公斤/畝的中、低產田,施有機肥200-500公斤/畝,配方肥氮∶磷∶鉀=18∶8∶18或相近配方3-5公斤/畝,柑橘葉面肥,秸稈粉碎還田量200公斤/畝;高產田塊,施有機肥100-150公斤/畝,配方肥氮∶磷∶鉀=18∶8∶18或相近配方2-3公斤/畝,秸稈粉碎還田量300公斤/畝;撒肥后耕翻入土。
追肥:因地因苗追肥。根據土壤硼、鋅、錳等含量及小麥缺素---針對性地使用微量元素,一般---錳、---鋅、硼肥基施用量均為0.5-1公斤/畝;根據冬季凍害和群體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如有大分蘗凍死較多或群體---不足時,葉面肥,應盡早結合,施返青肥,以促春季大分蘗,---成穗數;對于播種偏晚,秸稈還田量大、基肥施用量不足,已經脫肥發黃的麥田,在苗期每畝追施---5-10公斤,再在拔節孕穗期追施---5-10公斤;對于群體總莖蘗數較足、葉色正常的麥田可在拔節孕穗期每畝追施---10-15公斤。
植物缺磷---:植株生長發育受阻,分枝少,矮小,水稻葉面肥,葉片出現暗綠色或紫紅點,莖桿呈紫紅色,失去光澤。
植物缺磷實例:
鉀(k)的生理作用:在植物體內的含量超過p,高產作物中還超過n,主要以離子狀態存在,是生物體內很多酶(60多種)的活化劑,是構成細胞滲透勢的重要成分,調節氣孔的開閉,促進光合磷酸化,促進同化物的運輸。
植物缺鉀---:葉尖或葉緣發黃,變褐、焦枯似灼燒狀,葉片上出現褐點或斑塊,但主脈附近仍為綠色。
復混肥料主要有哪些特點,如何施用?
答:復混肥主要特點:
(1) 具有多種營養元素,養分配比合理,肥效和利用率都比較。根據不同類型土壤的養分狀況和作物的需肥特性配制而成,針對性強,肥效---,肥料利用率和經濟效益都比較高。
2養分齊全,可促進土壤養分平衡。農民習慣上多施用單質肥,---是偏施氮肥,很少施用鉀肥,有機肥的施用也越來越少,極易導致土壤養分不平衡。
3性能穩定、施用方便、省工省時。施用方便、施用范圍廣,---酸葉面肥,本品可廣泛應用于多種作物上。
4明顯增強作物抗逆性。由于養分齊全,使用效果好,作物長勢旺盛、莖稈粗壯,抗病性、抗旱、抗寒能力---增強。
5復混肥料可做基肥和追肥,不同作物和不同土壤應選擇不同類型的復混肥料。
低濃度復混肥一般用于生育期短、經濟價值低的作物。中濃度復混肥適宜于生育期長的多年生、需肥量大、經濟價值的作物。
硫---型復混肥適宜于旱田及對氯敏感的經濟作物。如大蔥、大姜、大蒜、、中藥材、各類果樹及蔬菜。
含氯復混肥一般在棉花、玉米、水稻、花生、亞麻等對氯不敏感的作物上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