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數低還會導致力調電費罰款,增加用電成本。因為電力系統中的負載絕大部分為感性負載,通常從發電機和高壓輸電線供給的無功功率,遠遠滿足不了負荷的需要,所以在電網中要設置一些無功補償裝置來補充無功功率,以-用戶對無功功率的需要,這樣用電設備才能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所以用智能電力電容器來補償感性無功,提高功率因數,提高變壓器的利用率,穩定電壓,減少線損,直接降低電能損耗,又可以避免力調電費罰款。產品發展常見的無功補償柜是分立元件方案,由電力電容器、電抗器、投切開關、補償控制器等組成,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分別安裝在電容柜的不同位置,把它們連接起來組成一套完整的無功補償系統。但是這種傳統補償柜在應用的時候,就有以下不便因素:1、電容補償的狀態我們無法得知,沒有診斷監測功能;故障了?不知道;故障在哪?也不知道;超溫鼓包了?不知道!2、柜內元器件太多,勢必帶來接線難度,加大維護復雜程度,太不便了;柜內一旦出現問題,甲方非出身電工都無-位和排除故障!歸根結底就是—不智能!因此,智能電力電容補償柜才應運而生。它的-原件在于智能電力電容補償裝置—集成了智能測控單元、投切開關、線路保護單元、低壓電力電容器等,改變了傳統無功補償裝置體積龐大和笨重的結構模式。由智能電容器組成的無功補償柜更智能、安全。低壓智能電力電容器是應用于0.4kv、50hz低壓配電中用于節省能源、降低線損、提高功率因數和電能的無功補償設備。
潛供電流。線路上發生單相接地故障,繼電保護通過選相元件只將故障相自線路兩側斷開,非故障相仍然繼續運行,這時非故障相與斷開的故障相之間存在靜電通過相間電容和電磁通過相間互感的聯系。使故障點弧光通道中仍有一定數值的電流通過,此電流稱為潛供電流。它的大小與線路的參數有關,線路電壓越高,線路越長,負荷電流越大,潛供電流越大。對于同桿并架線路,在一條線路兩側三相斷路器跳閘后,也存在潛供電流。4潛供電流的允許值取決于潛供電弧的自滅時間的要求,潛供電流的自滅時間等于單相自動重合閘無電流間隙時間減去弧道去游離時間,單相自動重合閘無電流間隙時間由系統穩定計算決定,弧道去游離時間可取0.1s~0.15s。---潛供電流的措施:選用高壓并聯電抗器中性點接小電抗、快速單相接地開關或良導體架空地線作為---潛供電流的措施。
串聯電抗器回收的額定端電壓與串聯電抗率、電容器的額定電壓有關。該額定端電壓等于電容器的額定電壓乘以電抗率(一相中僅一個串聯段時),10kv串聯電抗器的額定端電壓的選擇見表4。
2.2 串聯電抗器額定容量
串聯電抗器額定容量等于電容器的額定容量乘以電抗率(單相和三相均可按此簡便計算)。由此可見,串聯電抗器額定端電壓、額定容量均與電容器的額定電壓、額定容量及電抗率有關。電容器的額定電壓、額定容量本文不作詳細分析,下面著重分析串聯電抗率的選擇。
2.3 電抗率選擇的一般原則
(1)電容器裝置接入處的背景諧波為3次
根據文獻[4],當接入電網處的背景諧波為3次及以上時,一般為12%;也可采用4.5%~6%與12%兩種電抗率。設計規范說的較含糊,實際較難執行。筆者認為,上述情況應區別對待:
1)3次諧波含量較小,可選擇0.1%~1%的串聯電抗器,但應驗算電容器裝置投入后3次諧波放大是否超過或接近-限值,并且有一定的裕度。
2)3次諧波含量較大,已經超過或接近-限值,選擇12%或12%與4.5%~6%的串聯電抗器混合裝設。
(2)電容器裝置接入處的背景諧波為3次、5次
1)3次諧波含量很小, 5次諧波含量較大(包括已經超過或接近-限值),選擇4.5%~6%的串聯電抗器,忌用0.1%~1%的串聯電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