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草是分株繁殖的。清明前后將老株挖出,求購麥冬草,切除塊根、須根和老根莖,將叢生植株分成單株,剪去葉片長度的1/3,以葉片不散為度。先把苗在清水中浸10~15分鐘,然后按株行距16厘米x26厘米開穴種植,每穴栽苗4~6株,栽深約3厘米,種后澆定根水。麥冬宜稍濕潤的土壤環境,需水分較多,除栽植后應及時澆水(定根水)浸潤田土,促進幼苗迅速發出新報外,5月上旬,天氣旱熱,土壤水分蒸發快,亦應及時澆水,如遇冬春干旱,麥冬草銷售,則應在2月上旬前澆水1~2次,以促進根塊生長。栽不完的苗子,將莖基部先放入清水浸泡片刻,使其吸足水分,再埋入陰涼處的松土內假植,每日或隔日澆1次水,但時間不得超過5天,否則影響成活率。
麥冬草不易長期存儲影響發芽率,金邊闊葉麥冬草植株高約30公分。根細長,分枝多,有時局部膨大成紡錘形小肉塊根,土中有匍匐莖。葉寬線形,革質,葉片邊緣為金黃色,邊緣內側為銀白色與翠綠色相間的豎向條紋,基生密集成叢。花莖高出于葉叢,花紅紫色,4-5朵簇生于苞腋,排列成細長的總狀花序。種子球形,初期綠色,成熟時紫黑色。麥冬草整地施肥:選肥沃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深耕18—21厘米,耙細整平,做90厘米寬平畦,畦頭挖好排水溝。每畝至少施圈肥1萬斤,加餅肥100?200斤充分發酵,再摻入適量農yao,拌勻,撒于畦內,淺鋤,使土肥混合,蕩平,以待栽培。麥冬栽植時,先按行距10~13厘米開溝,深5~6厘米左右,在溝內每隔6-8厘米,放種苗2~4株,垂直放于溝中,然后將土填滿淺溝,用扁鋤推壓或用腳踩,將種苗兩側的覆土壓緊。
春秋兩季是麥冬草塊根膨大和根莖伸長增多時期,麥冬草的生長期較長,需肥較多,除施足基肥外,還應根據麥冬的生長情況,及時追肥。春秋兩季是塊根膨大和根莖伸長增多時期,同時分率旺盛,迪慶麥冬草,此時應重施磷、鉀肥。麥冬多采用分株繁殖。于4-5月收獲麥冬時,挖出葉色深綠、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抖掉泥土,剪下塊根做商品。麥冬草是一種常綠植物,適合用來作園林綠化植被,它的塊根也是一種中藥,常被用來養生,所以人們也將其作為經濟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