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油集中潤滑系統的管路
干油集中潤滑系統之所以難以維護,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潤滑點一多,管路和管接頭就多,管接頭多則意味著潛在的泄露1點多;管路和管接頭多且通徑小,遭受外力容易損壞。顯然,要減少系統的維護量,應盡可能簡化系統管路,從這一角度看,智能單線式明顯優于雙線式系統,這是雙線式系統逐漸被淘汰的重要原因。為減少泄漏和簡化管路,對于鋼管,除與元件直接相連必須活接頭外,盡可能全部采用焊接,一次---,后患較少。分配器與潤滑點之間建議采用整條的軟管接頭,可使管路布置靈活,無中間接頭且易于更換;布置軟管接頭時,可類似電控系統的電纜,將相同走向的眾多軟管置于管槽中予以保護。對于活接頭的形式,筆者傾向于選用焊接式管接頭,對比卡套式接頭,管子不必插入接頭的錐面內,更易于拆卸,干油系統中常用的小通經如6mm、8mm的管接頭,甚至可以不裝o形密封圈也不會泄漏。若使用卡套式接頭,應注意避免銅卡套接頭用于鋼管的鏈接,否則系統壓力不能超過15mpa。
想要了解更多分配器的相關內容,請及時關注華誠潤達網站。
1、供油主管道只需一根,配管簡單,費用低;
2、對活動部分的潤滑點可實施供油;
3、對處于機構緊湊、環境---、部位重要的潤滑點可實現自動加油,以提高加油的---性;
4、只要系統在工作,隔離分配器廠家,每個潤滑點都能獲得預定的給脂量,油脂不會浪費;
5、在全部潤滑點中,只要有任一處堵塞,通過各種形式的發訊器即能報警,所以只要監視一臺母分配器的動作,就可實現對全系統的監視。
想要了解更多分配器的相關信息,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
關于給油是否---和油量是否足夠的問題
如何判斷給油是否---和油量是否足夠是使用干油集中潤滑系統的關鍵問題和難點。如前所述,單線式系統可通過任一分配器或氣動泵是否動作來判斷各潤滑點是否給油;智能式系統通過流量傳感器的檢測和反饋來判斷各潤滑點是否給油;雙線式系統原理上可通過觀察每一分配器活塞桿是否動作來判斷各潤滑點是否給油,但事實上卻很難實現。油量是否足夠的問題,---外均有人提出根據潤滑部位如軸承的大小計算出所需油量,然后通過設定干油系統參數得到所需油量。但這樣算出的理論值可能會因現場因素的影響而與事實不符,因此可作為參考,但還需視情況予以矯正。另一種直觀的判斷方法是:潤滑點油滿冒出,則油量肯定足夠,但這往往要使潤滑點油封破壞,油方能冒出。然而油封破壞則意味著防水性能及存油特性被破壞。因此對于密閉腔內的潤滑點,為方便觀察給油情況且利于初次給油時將腔內空氣排除,設計密閉腔時應在合適處設置溢油排氣孔。
如需了解更多分配器的相關內容,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