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性能
熱穩定性是熱傳導液的使用性能。熱穩定性不同,其使用中熱裂解和聚合的程度也不同。熱裂解產生小分子低沸物,易使系統產生氣阻,使泵產生氣蝕,同時還造成油品較高的蒸發損耗和環境污染;熱聚合則產生大分子高沸物,其逐漸沉積于加熱器和管路表面,形成的積炭將影響系統的傳熱效能及控溫精度。l-q系列熱傳導液---具有優良熱穩定性的基礎油和添加劑,因此產品具有優良的熱穩定性。
在選擇導熱油前,首先應確定適當的加熱工藝流程,導熱油,委托部門做系統設計。如果系統已經結焦,需要再次選油,則應認真找出結焦的原因,對系統設計、部件設置和操作管理中的問題糾正,同時還要對系統進行認真清洗。
1考察產品使用溫度的真實性經石科院采用熱穩定性試驗方法確定,即在使用溫度下進行試驗后外觀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淀,電器加工導熱油,總變之率不大于10%所對應溫度。通過與新標準作對照,分析產品說明書的真實性。尤其要了解其規定的使用溫度是如何確定的,有無機構的檢測報告。根據國際化標準分類,礦物型導熱油的溫度使用溫度不超過320℃,多數該油品的使用溫度為300℃。
2考察產品的蒸發性和安全性閃點符合標準指標要求,初餾點不低于其使用溫度,化纖化工導熱油,餾程比較窄,燃點比較高。
3考察產品的精制---外觀為淺黃色透明液體,儲存穩定性好,光照后不變色或出現沉淀。殘炭不大于0.1%,硫含量不大于0.2%。
4考察產品的低溫流動性根據用戶所處地區和設備的環境溫度情況,選擇適宜的低溫性能。qb和qc傾點不高于-9℃,低溫運動粘度0℃或---溫度相對比較低。
5考察產品的傳熱性能具有較低的粘度、較大的密度、較高的比熱容和導熱系數。
6選擇正規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有條件可實地考察其生產設備和檢測手段的完善情況。
三、礦物性導熱油的報廢指標
礦物型熱傳導液報廢有以下四方面指標:
1、粘度變化大于±20%,應引起注意;
2、閃點變化大于±15%,化工用導熱油,應引起注意;
3、酸值大于1.5mgkoh/g,應引起注意;
4、殘炭達到1.5%,應引起注意。
在對運行中的熱傳導液進行測試時發現,粘度因受分解和聚合的共同影響,變化并不規律;酸值在氧化初期逐漸增大而后反而下降;閃點是說明油品運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標;殘炭則一直呈上升趨勢,開始緩慢,而后數值增長明顯加快。
總之,對上述指標不能孤立地去看其中某一項,必須綜合分析,做出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