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引s領,著力提高農機服務供給水平
一推進農機化管理改革---。圍繞提升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減少和下放農機購置補貼實施、農機安全監理、農機試驗鑒定中的管理事項。積極探索“互聯網+農機服務”,開溝施肥機,研究農機陽光-網上直補實施方案,果園---開溝施肥機,加強在用農機產品調查和補貼輔助管理系統數據分析,強化事中事后---。加強與發改、財政、科技等部門溝通協調,主動爭取支持,推動農機化政策設計和發展規劃銜接落實。注重發揮農機行業協會作用,引導生產、經銷企業誠信自律、公平競爭、完善服務。
二推動農機作業服務轉型升級。圍繞現代農業---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等“五區一園”建設,引導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機大戶等農機服務主體入園創業,探索“機農合一”新機制,履帶式開溝施肥機,推進農機服務方式---。加大園區機耕道、場庫棚、烘干倉儲等配套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推進農機化資金、項目、技術、人才向園區---,將園區打造成為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的新高地,發揮機械化在促進農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三扎實做好安全生產---管理。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監理,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和“平安農機”創建活動,健全農機安全---網絡,強化安全生產措施,堵塞安全---漏洞,夯實農機安全生產工作基礎。加強農機安全監理-和裝備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手段,推進農機監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加大歲末年初、“---”期間、重要節假日、重要農時季節的安全生產---力度,堅決防范和遏制農機重---事故發生。
目前,正值小麥播種時節,---在古溪鎮三庵村看到,數臺小麥免耕施肥直播機在田間來回穿梭,開溝、旋耕、播種、施肥、覆土,一氣呵成。
“今年,我縣承擔了農s業部2015年小麥萬畝高產創建---項目,現已分別在古溪、群力兩個鎮各建立了一個小麥萬畝高產創建---片,為---實現高產、穩產,我們在抓好小麥條播、撒播的基礎上,試點引進小麥免耕施肥直播新技術,將小麥機械化生產多個關鍵技術環節進行集成。”縣農委農技推廣站副站長任泓鋼介紹說,今年,全縣計劃實施小麥免耕施肥直播2000畝。
“采用小麥免耕施肥直播新技術,平均每小時可播種5-7畝,平均每天可播種40-60畝;傳統人工播種每畝需花成本費400多元,而機播每畝只需花100-120元,每畝節約成本費300元左右。”潼南縣大同農機合作社唐勇告訴---。
“機械播種太快了,一根煙的工夫,一畝地就種完了。”古溪鎮三庵村小麥種植戶李紅權欣喜地說,過去,我們老兩口種2畝小麥要七八天時間,今年租機械播種,20來分鐘就完成了,耕地、播種、施肥、覆土,全由機械做,真是太---了,我們當農民的現在可享福了!
據介紹,我縣引進的雷沃m604-ba型小麥免耕施肥直播機,---能完成開溝、旋耕、播種、施肥、覆土等機械作業,種子用量少、播種且省工省時省錢,小麥播種疏密、深淺可控,出苗齊、勻、全、壯;植株行距一致,利于田間管理;采光通風好,根系發達,苗壯蘗多,抗性好,穩產高產。
“目前,我縣小麥機播工作進展順利,預計本月15日可完成機播任務。”縣農委負責人介紹,小麥機播技術能夠---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不僅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和勞動強度,提高經濟效益及農民種植小麥的意愿,也有利于成熟后進行機收,提高小麥生產機械化水平,自走式開溝施肥機,加快小麥產業發展。
目前中國農業也開始實現機械化,種植、施肥與收獲都已經實現機械化,我們今天為大家來分享一下施肥機的特點及應用!
1、施肥機可應用與土壤及無土栽培;
2、plc觸控,易于操作;手動或全自動運行,內置數十種配方,滿足不同作物需求;---定量的作物營養方案;
3、與灌溉系統相結合,定時運行;
4、有效的水、肥利用和監控;可---監控ec和ph(可選),實時調節。
施肥機應用介紹:
適用條件:土壤
應用范圍: 連棟溫室、日光溫室、果園、大田等。
使用面積:從1畝到1000畝(根據種植面積調整施肥系統規格)
施肥作物:s多可預設20種作物。
施肥設置:根據不同作物生長時期---定量施肥,分為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兩階段施肥。
安裝環境:室內安裝,溫度保持在0-35℃,濕度小于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