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處理相關工藝介紹:
把金屬材料在固態范圍內通過一定的加熱,真空熱處理爐,保溫和冷卻以改變其組織和性能的一種工藝。
13、退火:將金屬或合金的材料或制件加熱到相變或部分相變溫度,熱處理價格,保溫一段時間,然后緩慢冷卻的一種熱處理工藝。
14、正火:將鋼加熱到完全相變以上的某一溫度,保溫一定的時間后,在空氣中冷卻的一種熱處理工藝。
15、淬火:將鋼加熱到相變或部分相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后,快速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16、回火:將經過淬火的鋼,重新加熱到一定溫度相變溫度以下,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17、調質處理:將鋼件淬火,隨之進行高溫回火,這種復合工藝稱調質處理。
18、表面熱處理:改變鋼件表面組織或化學成分,以其改面表面性能的熱處理工藝。
熱處理淬火鋼回火時,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通常其強度,硬度降低,而塑性,韌性提高。但在某些溫度范圍內回火時,鋼的沖擊韌性不僅沒有提高,反而顯著降低,這種脆化現象稱為回火脆性。 因此,熱處理一般不在 250-350度進行回火,這就是因為淬火鋼在這個溫度范圍內回火時要發生回火脆性。這種回火脆性稱為低溫回火脆性。 產生低溫回火脆性的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是由于碳化物以斷續的薄片狀沿馬氏體片或馬氏體條的界面析出所造成的。這種硬而脆的薄片碳化物與馬氏體間的結合較弱,降低了馬氏體晶界處的強度,因而使沖擊韌性反而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