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巡檢?
巡檢是定時---,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況,對分散布置的設備比較合適,適合對全廠設備整體的安全管理。
設備巡檢員是主要負責某個生產工藝的設備巡檢,是利用人體五官或簡單工具,對設備進行日常巡檢,在巡檢過程中對照標準、生產實際情況發現設備的異常現象和---,掌握設備故障的初期信息,為點檢人員提供要檢查設備故障點、部位和內容,使點檢員有目的有方向的進行設備點檢。
智能點檢儀可以抄錄設備運行時過程控制儀表顯示的工藝參數如:電壓、電流、溫度壓力、流量等和觀察量如漏油、異響、部件松動、潤滑狀況等,可以配合測振傳感單元即小蘑菇進行溫度、振動加速度、速度、位移、包絡及fft譜的測量。
振動位移、振動速度、振動加速度有什么區別?
1、振動按頻率范圍分,可以分
低頻振動:f<10hz n<600轉/分, 以位移mm作為振動標準。
中頻振動:f=10~1000hzn=600-60000轉/分,手持式振動測量儀,以速度mm/s作為振動標準。
高頻振動:f>;1000hz n>;60000轉/分, 以加速度mm/(s2)作為振動標準。
2、對大多數機器來說,診斷參數是速度,因為它是反映振動強度的理想參數,所以國際上許多振動診斷標準都是采用速度有效值作為判別參數。以往我國一些行業標準大多采用位移振幅作診斷參數。在選擇測量參數時,還須與所采用的判別標準使用的參數相一致,否則判斷狀態時將無據可依。
3、在低頻域10hz以下是以位移作為振動標準,中頻域10hz-1khz是以速度作為振動標準,而在高頻域1khz以上則以加速度作為振動標準。故障診斷為-故障頻率成分,對低頻故障采用位移信號分析,對高頻故障采用速度、加速度信號。
從理論證明,振動部件的疲勞是與振動速度成正比,而振動所產生的能量則是與振動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由于能量傳遞的結果造成了磨損和其他缺陷,因此,在振動診斷判定標準中,是以速度為準比較適宜。而對于低頻振動,主要就考慮由于位移造成的破壞,其實質是疲勞強度的破壞,而非能量性的破壞;但對于是1khz以上的高頻振動,則主要是應考慮沖擊脈沖以及原件共振的影響。
智能測振儀可以抄錄設備運行時過程控制儀表顯示的工藝參數如:電壓、電流、溫度壓力、流量等和觀察量如漏油、異響、部件松動、潤滑狀況等,可以配合測振傳感單元即小蘑菇進行溫度、振動加速度、速度、位移、包絡及fft譜的測量。
測振振動環境試驗:
為了了解產品的耐振壽命和性能指標的穩定性,錄找可能引起破壞或失效的薄弱環節,對系統在模擬實際環境的振動、沖擊條件下進行的考核。定型產品的試驗規范通常已經標準化,新產品要制定合適的試驗方法。
試驗方法分兩大類:標準試驗,包括耐預定頻率試驗、耐共振試驗、正弦掃描試驗、寬帶隨機振動試驗、沖擊試驗、聲振試驗和運輸試驗等;非標準試驗,包括瞬態波形振動試驗、窄帶隨機振動試驗、隨機波再現試驗、正弦波和隨機波混合試驗等。(見振動環境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