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塑料外殼模具零配件表面性能的新處理技術塑料外殼模具配件的表面處理技術,是通過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復合處理技術,改變外殼模具配件表面的形態、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和應力狀態,以獲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統工程。滲氮工藝有氣體滲氮、離子滲氮、液體滲氮等方式,每一種滲氮方式中,都有若干種滲氮技術,可以適應不同鋼種不同工件的要求。從表面處理的方式上,又可分為:化學方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學方法和機械方法。雖然旨在提高外殼模具配件表面性能的新處理技術不斷涌現,但在外殼模具配件制造中應用較多的主要是滲氮、滲碳和硬化膜沉積。由于滲氮技術可形成優良性能的表面,并且滲氮工藝與外殼模具配件鋼的淬火工藝有-的協調性,同時滲氮溫度低,滲氮后不需激烈冷卻,外殼模具配件的變形,因此外殼模具配件的表面強化是采用滲氮技術較早,也是應用廣泛的。
外殼模具設計原則之三是什么?精密度,產品的形變,卡扣結構,考慮到加工工藝和產品特性。一、塑膠模的抽芯、導軌滑塊組織及防止:1、當塑料件按開模方位不可以---出模時,應設計抽芯導軌滑塊組織。抽芯組織導軌滑塊能成形繁雜產品構造,但易造成產品拼-、縮水率等缺點,并提升磨具成本費減少磨具使用壽命。2、設計塑膠加工產品時,如果沒有-要求,盡量減少抽芯構造。如孔徑向和筋的方位改成開模方位,運用凹模型芯碰穿等方式。二、一體門鉸鏈:1、運用pp料的延展性,可將門鉸鏈設計成和產品一體。2、做為門鉸鏈的塑料薄膜規格應低于0.5mm,且維持勻稱,3、塑膠加工一體門鉸鏈時,進膠口只有設計在門鉸鏈的某一側。
外殼模具制造的零件精度要求外殼模具鋼材加工公差控制標準模板大小精板厚度平面度300x300內+0.005-0±0.005300x500內+0.01-0±0.01500x800內+0.01-0.01±0.015800x1200內+0.02-0.02±0.02。外殼模具零件的精度要求a。影響外殼模具精度的導向零件采用misumi導柱、導套系列,超精公差可控制在0.002mm以內。b.刃口成型沖針采用misumi標準材質:skd-11硬度:60-62hrc刃口形狀有:dregth沖針通常用于成形產品上的內孔或圓筒形狀。沖針精度可控制在±0.01mm,特殊要求的可做到2um左右,且保持鏡面化。外殼模具間隙的大小是外殼模具設計與制造精度的重要依據為-外殼模具出產的產品尺寸精度與形狀位置精度,以及產品如沖件截面與毛刺高度,則務必-外殼模具凹凸模之間的間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