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蝕刻后表面平滑度差的原因是什么。
蝕刻后不銹鋼工件表面平滑度差,對于零件的后期使用與裝配肯定會有不好的影響,一般來說合格蝕刻加工的零件表面平滑度是比較高的,只要-好每一個工序,基本不會出現什么問題,那么不銹鋼蝕刻后表面平滑度差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興之揚就為大家整理一下,大家對應一步步---。
一:蝕刻液里的雜質含量太高,蝕刻不準確,會造成表面粗糙,更換蝕刻液就可以解決;
第二:一般不銹鋼蝕刻會采用---化鐵來進行,如果---化鐵的也會影響工件表面平滑度,選擇---的---化鐵供應商是很有---的;
第三:活化與添加劑含量不足,這就需要根據經驗加強活化過程,以及定期補加合適區間的添加劑;
第四:氯離子濃度高或者磷酸離子濃度過低,也會引起工件表面平滑度差,因此要做好元素濃度的調整,氯離子過高可以更換部分溶液,或者添加適當的hno3和nh4no3進行稀釋;
第五:如果不銹鋼原材料不過關,材料晶粒比較粗糙,那么時候后的工件表面也會比較粗糙,因此要做好原材料的-。
304蝕刻不銹鋼帶的介紹方法
304蝕刻不銹鋼帶日本于2003年開端研制的面向市場的200系列不銹鋼,當前的首要出產廠家為ntk,其產物按含鎳量的分歧分為ntk-d10,ntk-d9和ntk-d7等商標。ntk-d7是一種含鎳量比304低、含錳量比304高并含銅的奧氏體不銹鋼。因為錳的很多參加,鎳含量降低到2%~4%,然則,因為鉻含量為16%~18%,能包管不銹鋼應有的耐蝕性,具有和304---一樣的機械功能和耐侵蝕性。ntk-d7的大問題是廢鋼治理。因為ntk-d7鋼沒有磁性,在廢鋼收受接管時很難與304分隔。因而,早年期的運用到廢鋼的分類必需樹立1套科學的系統治理系統,以處理高錳、高磷、含銅廢鋼的再生問題。
金屬蝕刻的加工過程:
1,金屬蝕刻工藝流程一:
每件金屬鈑,上下兩面,均要干凈,除油,因為任何不潔表面均影響黏膜貼在金屬之---性。
清潔后之金屬兩面再貼上干膜,(photo-resist)(此光反應材料---于某光波段之光線中會塑性化,并產生對無機體溶液如酸液類防蝕作用)。
2,金屬蝕刻流程之二:---
然后,雙面蝕刻金屬鈑需小心夾放于兩層照相負片(光工具)中,而單面蝕刻則需放于光工具之下。利用加壓或抽真空把之夾緊,存放在適當光線中---,此舉令曝露之黏膜塑化,黏膜對化學光(actiniclight)是有反應,惟在黃色光線,反應甚微,---時間長短視乎光源強弱,黏膜劑種類等因素而定。
光工具工藝從用放大倍數比例繪制圖案草稿開始,把尺寸準確校正,再縮回原比例,此舉為便于控制尺寸精度,根據圖樣制造一底一面負片,再把金屬鈑牢牢夾于其中,若工件尺寸細小,要求在特定面積金屬鈑上蝕出若干件數時,可采用重迭排放機把影像重復攝制在負片上。至于上下負片如何---校正影像,便是此工藝之竅門。
3,金屬蝕刻之三:顯影沖洗
影像顯影工作是通過浸滌或涂噴特定顯影劑,顯影劑把---部份之黏膜溶解,剩下塑化部份。
4,金屬蝕刻之四:烘干:顯---之金屬鈑經第二次烘干。
5,金屬蝕刻之五:蝕刻 金屬板放入蝕刻機中把顯---露出金屬之部份蝕刻,干膜部份受保護,不獲蝕刻。此工序是整個生產制程是重要的工序之一。
腐蝕劑有多種種類,例如氯化鐵,hf和水之混合物便是應付鋼和合金銅的腐蝕劑,某些金屬是需用堿性的腐蝕劑。
金屬蝕刻的缺陷:當金屬面受蝕刻時,其黏膜邊位置亦會稍微凹陷,故蝕刻出來之剪切邊并不是百分一百垂直的。所以蝕刻后之尺寸是跟影像尺寸略有些微差別,---尺寸縮而內圍尺寸擴大,內尖角位置是會變成小圓角,這些毛病是要經過矯正后方后達至預期之精密度,另外矯正尺寸變化亦可在預留圖案草稿中進行。當然,重要因素還是倚靠累積經驗,才能控制準確精密度。
6,金屬蝕刻工藝流程之六:剝脫、清洗、曬干
清除蝕刻后鋼片上的干膜,清洗再烘干,整個蝕刻工藝流程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