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設備運行
5.1.1
運行前應確認設備完好無損,確定設備按手控或程控方式運行。干渣機按下列順序啟動:液壓泵站啟動——輸送鏈、清掃鏈張緊——輸送鏈驅動輥筒啟動——清掃鏈驅動軸啟動
5.1.2
液壓泵站啟動運行,液壓張緊裝置張緊到設定的輸送鏈張緊壓力范圍4.5~7.5 mpa和清掃鏈張緊壓力范圍2~3 mpa。
5.1.3
啟動輸送鏈驅動輥筒電機,設定電機頻率,輸送鏈運行。從下表中可以看出,調高電動機的頻率,輸送鏈的運行速度提高,輸渣量也相應增加。
啟動清掃鏈電機,清掃鏈運行。
5.1.5檢查干渣機各部位的溫度,在頭部檢測灰渣的溫度,應低于 200 ℃。檢查中間渣倉的渣溫,渣溫若低于 70 ℃,說明冷卻風量偏大,應適當的封閉一些進風門。
5.1.6
檢查輸送鏈的運行速度,電機的電壓、電流、轉速、溫升等,以及輸渣量變化時,變頻調速時電機的電壓、電流、轉速、溫升。運行中輸送鏈有無打滑現象。
5.1.7
檢查清掃鏈有無打滑或其它異常現象。
5.1.8
檢查結果記錄于表。
5.2 現場巡回檢查
5.2.1
檢查干渣機的輸送鏈有無---跑偏現象,輸送鏈上的螺釘有無松動或脫落,鋼絲網和承載鋼板有無損壞。
5.2.2
檢查清掃鏈有無從托輪脫落,檢查清掃鏈滑板及底板磨損情況。
5.2.3
檢查防跑偏輪、托輪、托輥等的磨損情況,軸承座有無松動,軸承潤滑及---情況。
5.2.4
檢查電動機、減速機的溫度,各部位的溫度均應低于 70 ℃。傾聽有無異常聲響。
5.2.5
檢查液壓站、各連接油管有無滲漏,張緊油壓是否保持在規定范圍。 5.2.6將檢查結果記錄于表 。
表2.3-1 鋼帶試車前準備工作檢驗表序號檢驗項目檢驗結果1檢查所有非本設備物品,如螺栓、工具、焊絲等不可---在現場 2檢查所有軸承座緊固螺栓、潤滑脂和密封情況滿足運行要求 3檢查減速機潤滑油的牌號和油位 4檢查所有托輪、托輥與輸送帶接觸是否---,是否轉動靈活 5檢查張緊機構導向板和尾部臺車是否處于自由狀態、移動靈活 6檢驗鋼帶的直線度、平面度以及與側向導輪的間隙 7檢查安全開關和零速開關是否完好。 8檢查過渡段輸送帶壓輪受力狀態是否--- 9檢查減速機旋轉方向是否正確 10啟動泵站,干渣機攪拌器耐磨襯板,在4.0~6.5mpa范圍調整張緊壓力,使油缸張緊壓力值為5.5mpa。 11在驅動滾筒和改向滾筒上,標記鋼帶兩側邊位置刻線,用于檢查跑偏情況 經檢查合格,具備試運條件。操 作 員: 檢 驗 員: 檢驗日期: 年 月 日
空負荷運轉2小時試驗20hz 見表2.3-2 a) 操作液壓系統使張緊鋼帶,啟動輸渣機,此時需記錄和采集以下數據: 確定鋼帶初始位置,記錄初始值; 測量鋼帶張緊后鋼帶機尾部臺車位移量; 記錄啟動時電動機的功率、電流、電壓; b) 待系統穩定后,以15min為間隔觀察并記錄表2.3-2以下數據的變化情況: 鋼帶張緊后臺車位移量; 電動機的功率、電流、電壓; 溫升:每隔15min采集一次減速機、軸承座及室溫; 帶速:在尾部張緊段一次記錄20個承載板的走行時間,測量五次,取算術平均值。 表2.3-2 鋼帶空負荷運轉2小時試驗記錄表 頻率 hz、張緊壓力 mpa 時間min 項 目0153045607590105120張緊壓力mpa 鋼帶位移
10 檢查清掃鏈的回程鏈條是否在托輪的鏈槽內。
11 清除本體內所有不屬于本設備的物品。
檢查結果記錄于表 4.1-1
4.1.3 電控檢查
1 檢查控制箱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 檢查動力線是否接入。
3 檢查各電機的接線是否---,電機的轉向是否正確。
4 檢查各電氣控制元件是否正常。
5 檢查各控制信號的反饋是否正常。
檢查結果記錄于表 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