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系統模型:系統模型一般多指系統內部的結構形式以及各部分之間的連接方式。在信息系統開發方法中所討論的系統模型不同于在系統工程中所說的系統模型(一個反映特定物理問題的數學模型)。它一般是指一個信息系統的結構模型,故常用結構圖來表達。
從某種---說,3d模型,模型是人們間接地研究和處理事物的一種工具,模型的種類如此繁多,如何準確地分析事物,模型吧,建立起能適當反映事物變化的模型,模型,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4.結構模型:
結構模型是指系統按一個個子系統有序構成的結構形式。結構模型可分為兩類:一類反映邏輯關系的為邏輯結構模型;另一類反映實際物理構成關系的為物理結構模型。
(1)邏輯結構模型。如信息系統中表示計算機及網絡設置的總體邏輯關系;子系統中各模塊調用關系;數據庫中數據的總體結構形式;系統的總體方案和其實現的方案處理模式等,都是常用的邏輯結構模型。
(2)物理結構模型。如一個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實際結構圖;程序或軟件的實際結構和數據在實際存儲介質中存放的結構模型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況下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的概念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3)計算機語言程序。即用規范化的計算機處理指令代碼(即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將實際問題的處理模型編寫成相應的計算機處理模型。這就是計算機語言模型。程序處理模型是信息系統的以后實現形式。
3.邏輯模型:邏輯模型是指我們在實際描述某類管理問題時的邏輯表達方式。這種邏輯表達方式的內容不外乎是:條件—結果—、if—then—else—、and、or、not、大于(ge)、小于(le)、等于(eq)、所有(?)、存在(?)等。邏輯模型可以通過表達式、圖和關系表等幾種形式來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