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提供服務-獲取數據-深入服務-獲取更-的數據的良性循環模式,其切入點,我們總結了三個方面,一是能源側:可以做多能互補、分布式能源,或者可以提供投資能源的服務;二是網絡側:可以從配網的投資、工程建設等方面進行切入;三是用戶側:從用戶配電資產的建設、配用電運維管理節能服務、電務服務、電力工程、能源托管等方面入手。其中配用電運維管理較為適合能源服務商初期開展。
1. 大屏控制--主要顯示:安全運行時間,接入站點的數量,總的變壓器數量等相關綜合信息。
2. 數據中心--主要查看整個平臺的報警,故障,接入設備,接入廠家的宏觀數據。接入站點在地圖上的分配位置等。
3. 企業用戶-- 這一頁主要介紹了用戶企業用戶。包含:日、月、年用電的概況;站點概況;運行狀態;運行曲線;近期告警記錄等信息。
4. scada系統圖--平臺顯示站點的接線圖。實時反應現地的開關,接地刀等狀態和線路電壓,電流等。
5. 用電參數--顯示站點的電壓、電流、功率因數等曲線信息。
6. 指標關聯--通過勾選站點的多個設備回路進行電壓、電流等同一時間段的數據對比分析。
7. 電量分析--電量分析主要是:用電量的分析。可根據不同的費率尖、峰、平、谷方案來預價。可以增加新的方案,不同的費率時段和價格。
8. 歷史報警--這里記錄用戶的報警。報警包含:電壓,電流等越線報警;開關量報警;事件報警;其他報警。記錄報警的的總數和類別,根據不同搜索條件篩選報警信息,并且可以查看報警的狀態,通過報警的派單功能給運維人員派單處理問題。
9. 消防檢測--消防檢測是一個特殊的設備檢測回路,主要檢測剩余電流等相關信息以報表曲線等方式顯示信息。
10. 對比分析--對比分析主要是通過用戶多個設備的電,能源管理服務公司,水,氣,熱等數據的對比。
11. 能效---能耗-主要用戶多個設備能耗的-。目前提供---0
12. 電能--用電主要分析的參數有:功率因數,諧波,三項不平衡,線損等項目。
13. 需量分析--需量,規定的時間周期內(在電力行業多取15分鐘),需量周期中測得的平均功率值,稱為電能需量。在一定時間周期內測得的平均功率較大值,稱為電能的較大需量。
14. 需求響應--需求響應是按照能實際能源消耗的預估,已達到負荷是否需要增減或者其他站點能源調配的目的。
配用電管理的-是對設備資產、電能的有效管理。從發電開始,經過輸配電網絡,到用戶側,這個過程中有兩部分比較重要,一是承載電的網絡、一次設備;二是商品——電,可以說本質上的就是這兩樣東西。這兩者當中,設備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它承載著傳輸分配的作用,如果設備資產這塊出現問題,商品則無法到達用戶側,所以個人認為配用電的-就是設備資產和電能這兩者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