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料和水泥有哪些區別?
水泥類型的定義1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漿體,能膠結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氣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末狀水硬性膠凝材料。
2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爐礦渣、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硅酸鹽水泥,分p.i和p.ii,即國外通稱的波特蘭水泥。
3普通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普通硅酸鹽水泥簡稱普通水泥,代號:p.o。
4礦渣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粒化高爐礦渣和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礦渣硅酸鹽水泥,代號:p.s。
5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火山灰質混合材料和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代號:p.p。
灌漿料的特性灌漿料有水泥不具有的特點,下面我們就簡要的說明下,灌漿料所具有的特點:
微膨脹澆注體長期使用無收縮,湛江灌漿料,---設備與基礎緊-觸,基礎與基礎之間無收縮,并適當的膨脹壓應力---設備長期安全運行。
灌漿料是以高強度材料作為骨料,以水泥作為結合劑,輔以高流態、微膨脹、防離析等物質配制而成。它在施工現場加入一定量的水,攪拌均勻后即可使用。
自重法:這是基本的灌漿方法。自重法是在gm型灌漿料施工中,利用其流動性好的特點,在灌漿范圍內自由流動,滿足灌漿要求的方法,使用于設備底座下表面較為平坦的設備的二次灌漿。
高位漏斗法:高位漏斗法是gm型灌漿料施工中,僅靠灌漿料的流動性不能滿足要求時,利用提高灌漿的位能差,加固灌漿料,滿足灌漿要求的方法。該法適用于大型設備底座邊長超過3m的灌漿。此時,在設備底座要布置適當的排氣孔,排氣孔直徑不小于30mm。對于箱形底座及底座下面有溝槽的設備也應采用此灌漿方式。
支座灌漿料施工與養護
施工及養護1.施工前 24 h 應將-充分潤濕,灌漿時應----無明水;2.灌漿前應支設好模板并檢查密封性,防止灌漿時發生漏漿,水泥灌漿料,影響灌漿;3.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按照用水量計量好水,先加入約四分之三的水攪拌 1~2 分鐘,再加入剩余的水繼續攪拌至均勻,整個攪拌時間控制在 5 分鐘以內。一次攪拌量不宜過多,以 20 min 內使用完為宜;4.采用手電鉆攪拌:先將拌合水及四分之三左右的料倒入桶內,攪拌 30 秒后再倒入剩余料攪拌至均勻,根據手電鉆的功率及轉速不同,灌漿料多少錢,整個攪拌過程約需要 1~ 2 分鐘;攪拌均勻后的灌漿料如果表面有大量氣泡,應靜置 1~ 2分鐘,待氣泡消除后再進行灌漿;5.灌漿完畢后外露部分的灌漿料應及時覆蓋塑料薄膜或濕草袋進行保濕養護, 待灌漿料硬化后20℃時需要 1.5 小時左右進行澆水養護, ---灌漿料表面濕潤, 養護時間不應少于 3 天。6.根據現場施工溫度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