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頻淬火設備與傳統淬火設備的不同!
中頻淬火設備是當前金屬淬火熱處理常用的一款金屬熱處理設備,熱處理廠為了使機械工件擁有高強度,高耐磨性和高韌性的綜合性能,各類機械行業都---于中頻淬火設備。中頻淬火設備是利用中頻電流使工件表面局部快速進行加熱、冷卻,從而使工件表面硬化層的熱處理方法。
產生交變磁場在工件中產生出同頻率的感應電流,這種感應電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表面強,而在內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這個集膚效應,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中頻加熱設備只是對工件一定---的表面強化,而內部基本上保持原來的組織和性能。同時采用局部加熱的方法,可以---減少淬火變形,降低工件損壞率。
傳統的淬火機將金屬工件加熱到某一適當溫度并保持一段時間,隨即浸入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常用的淬冷介質有鹽水、水、礦物油、空氣等。在一些技術條件下無法實現,工藝缺陷等。
中頻淬火設備---的---勢:性能穩定,保護措施,安全---;加熱速度快,感應加熱無氧化層,工件變形小;體積小采用分體式結構,重量輕安裝方便;,機床導軌淬火設備,沒有污染;適應強能加工各種各樣的工件;采用德國進口---省電,節約成本;工件加熱時間可控制,加工高,產品性能好。
車載光電系統空心軸零件關鍵部位的感應加熱淬火
電磁感應加熱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實現對工件加熱的一項技術,在20世紀中后期得到飛躍發展。由于感應加熱的電熱轉換、加熱范圍易于控制、工作環境潔凈,在企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特殊鋼熔煉、鑄造金屬液保溫,戰車發動機、火炮身管、甲板熱處理,甚至槍的中,成功地取代了傳統的電阻、燃油、燃氣等加熱設備。作為一項理論基礎深厚的技術,電磁感應加熱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已比較成熟,而且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在通常的光電信息平臺中,光電轉臺幾乎承載了紅外熱成像等全部光電窗口系統,轉臺回轉面的精度與---性直接決定了光電系統的觀測工作精度,機床導軌淬火設備圖片,影響了平臺的火控打擊精度。為減輕裝備,減小光電窗口的目標特征,同時為---光路從空心軸內通過,必 須采用薄壁空心軸結構。空心軸零件關鍵部位的淬火,可以為提升車載光電系統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提供有效措施---。
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區別
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都屬于表面熱處理技術的一種,都是利用高頻率(或中頻率、工頻)的感應電流,使鋼件表面迅速加熱,隨后立即冷卻的一種方法。
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工作原理一樣,都是感應加熱原理:即工件放到感應器內,感應器一般是輸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銅管。產生交變磁場在工件中產生出同頻率的感應電流,這種感應電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表面強,而在內部很弱,配套機床導軌淬火設備,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這個集膚效應,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在幾秒鐘內表面溫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溫度升高很小
不過加熱過程中,感應電流在工件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不同的電流頻率產生的加熱---也是不同的:
1、高頻淬火
電流頻率在100~500 khz
淬硬層淺(1.5~2mm)
硬度高
工件不易氧化
變形小
淬火---
適用于摩擦條件下工作的零件,如一般較小的齒輪、軸類(所用材料為45號鋼、40cr)
2、中頻淬火
電流頻率在500~10000 hz
淬硬層較深(3~5mm)
適用于承受扭曲、壓力負荷的零件,如曲軸、大齒輪、磨床主軸等(所用材料為45號鋼、40cr、9mn2v和球墨
簡而言之,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區別就是加熱厚度的不同,高頻淬火可以短時間的表層淬硬,晶體組織很細,結構變形小,而中頻表面應力比高頻的要小。 感應加熱設備廣泛用于金剛石圓盤鋸,硬質合金刀具,刀具的釬焊,小型工件的熱處理淬火,退火,調質,熱變形,小量有色金屬的熱處理淬火,機床導軌淬火設備工作原理,退火,熱變形,熔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