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凝器是換熱器的一種,是將工藝段中排出的高溫、高壓介質冷卻或者冷凝成液體并對外放熱的設備,是制冷系統中的關鍵設備之一。常用的冷卻介質為水和空氣。按照冷卻凝介質和換熱機理不同,可以分為空冷式、水冷式和蒸發式。按照傳熱面形狀和結構可以分為管式、板式和其他結構。
三種冷卻凝方式的工作原理
增大面積,提高風速產生紊流,注意減少阻力
d.液氧泵長期投入運行,采用分子篩吸附的,氧化亞氮吸附效果不好,可在分子篩吸附器內加一層5a分子篩。
這個工作要正常化、制度化、定期進行,若環境惡化,需隨時采取有效措施,婁底冷凝容器,把-控制在標準之內,c2h2在0.5、ch4120、總碳155、-4、氧化亞氮100數量級10-6。
液面高、循環倍比大,-及烴類化合物不易積累濃縮。武鋼燃氣廠采用全浸操作,經多年安全運行,全部工藝參數同未浸樣,并且仍有足夠的分離空間,換熱面積也滿足要求,取出的氧氣也沒有氣液夾帶現象,所以主冷全浸操作是有利無害的。
冷凝器在制作時,管板與列管的焊接一般采用手工電弧焊,焊縫形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凹陷、氣孔、夾渣等,儀表冷凝容器 原理,焊縫應力的分布也不均勻。使用時管板部分與工業冷卻水接觸,而工業冷卻水中的雜質、鹽類、氣體、微生物都會構成對管板和焊縫的腐蝕。研究表明,工業水無論是淡水還是海水,都會有各種離子和溶解的氧氣,其中氯離子和氧的濃度變化,儀表輔助容器 冷凝,對金屬的腐蝕形狀起重要作用。另外,金屬結構的復雜程度也會影響腐蝕形態。因此,管板與列管焊縫的腐蝕以孔蝕和縫隙腐蝕為主。從外觀看,管板表面會有許多腐蝕產物和積沉物,分布著大小不等泡。以海水為介質時,還會產生電偶腐蝕。雙金屬腐蝕也是管板腐蝕的一種常見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