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石膏法與循環半干法脫硫技術比較
3.1有效性
從煙氣脫硫技術有效性分析,主要考慮脫硫效率、場地適應性。
3.1.1脫硫效率
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脫硫率可達95%以上,而且煙氣含塵量也---減少.,有利于地區和燒結廠實行總量控制。
循環流化床法半干法脫硫工藝脫硫效率一般在80~90%,要達到90%以上的脫硫效率需對應---的鈣硫比(ca/s至少在1.5以上,遠高于濕法的1.03)。
3.1.2場地的適應性
對于改造工程,場地的適應性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技術系統復雜,占地面積相對于以消石灰為脫硫劑的循環流化床半干法脫硫要大。如采用石灰為脫硫劑的半干法脫硫,需增加脫硫劑制備所需的石灰---廠房,石灰石硬度,占地面積與濕法脫硫相當。
石灰石石灰石資源開采大幅收緊,水泥上游資源面臨價值重估,資源儲備豐富的---水泥企業邊際優勢提升,行業格局有望---;此亦為---水泥企業骨料業務發展帶來-。
一直以來,中國的石灰石礦產開發面臨著“亂,小,差”等諸多問題。而自2017年以起,全國各地guo土資源部門開始加強對水泥用石灰巖資源與砂石資源等非金屬礦產資源的整治,呈現出“集中開采、規模開采、綠色開采”的開采管理新思路。事實上,過去的開采亂象源于“---”的經濟大環境與淡薄的意識。在生態文明建設意義日漸加強且“---經濟”變為“過剩經濟”的今天,可以判斷石灰石資源日趨嚴格的趨勢是不可逆的。由此過去被漠視的石灰石資源將進正式入---時代,資源價值將面臨重估。近年來砂石價格的上移即是此趨勢的側面印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