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器管板孔橋寬度偏差檢查應抽查終(出)鉆側表面(背面)不小于60管板中心角區域內的孔橋寬度。合格標準為設計圖紙上標注的要求,且不得低于gb151標準中鋼制ⅰ級管束孔橋寬度的規定。合格率應不小于96%,小管板孔橋寬度應控制在4%以內,且不能超過5處。超過合格率,則應全管板檢查。管板孔應嚴格垂直于管板密封面,北京換熱器板片密封墊,允差0.05mm,并且管板孔表面不允許存在貫通的縱向或螺旋狀條痕,管板孔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2.5m(換熱管與管板脹接或強度脹+密封焊時),拉脫槽檢查按圖紙要求;管板密封面及其他幾何尺寸,按圖紙要求。對于換熱器來講,管板的加工精度是換熱管與管板連接組裝管束的關鍵,管板孔孔心距尺寸偏差的大小直接影響焊管、脹管的施工。-鉆孔背面孔橋寬度偏差主要是考慮管板厚度對鉆孔的影響,管板孔的垂直度、光潔度高可以防止裝管時損傷換熱管,-脹接的。現國內生產廠家,在機械制造行業有使用數控鉆床,根據管板孔排列方式和孔徑、孔中心距,一次鉆出24個管板孔或36個管板孔,加工精度相對較高,而在化工機械制造行業,很少見到使用數控鉆床,管板孔的加工精度和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如何提高板式換熱的換熱效率呢?1.提高對數平均溫差板式換熱器流型有逆流、順流和混合流型(既有逆流又有順流)。在相同工況下,逆流時對數平均溫差大,順流時小,混合流型介于二者之問。提高換熱器對數平均溫差的方法為盡可能采用逆流或接近逆流的混合流型,盡可能提高熱側流體的溫度,降低冷側流體的溫度。2.進出口管位置的確定對于單流程布置的板式換熱器,為檢修方便,流體進出口管應盡可能布置在換熱器固定端板一側。介質的溫差越大,流體的自然對流越強,形成的滯留帶的影響越明顯,因此介質進出口位置應按熱流體上進下出,冷流體下進上出布置,以減小滯留帶的影響,提高傳熱效率。3.提高傳熱效率板式換熱器是間壁傳熱式換熱器,換熱器板片密封墊公司,冷熱流體通過換熱器板片傳熱,流體與板片直接接觸,傳熱方式為熱傳導和對流傳熱。提高板式換熱器傳熱效率的關鍵是提高傳熱系數和對數平均溫差。4.提高換熱器傳熱系數只有同時提高板片冷熱兩側的表面傳熱系數,換熱器板片密封墊廠,減小污垢層熱阻,選用熱導率高的板片,減小板片的厚度,才能有效提高換熱器的傳熱系數。
螺旋板式換熱器防堵塞原理螺旋板式換熱器與一般列管式換熱器相比是不容易堵塞的,尤其是泥沙、小貝殼等懸浮顆粒雜質不易在螺旋通道內沉積,主要體現在:1.因為它是單通道雜質在通道內的沉積一形成周轉的流還就會提高至把它沖掉;2.因為螺旋通道內沒有死角,雜質容易被沖出。螺旋板式換熱器特點1、傳熱性能好一般認為螺旋板式換熱器的傳熱效率為列管式換熱器的1-3倍。等截面單通道不存在流動死區,定距柱及螺旋通道對流動的擾動降低了流體的臨界雷諾數,水水換熱時螺旋板式換熱器的傳熱系數大可達3000w/㎡.k。2、有效回收低溫熱能螺旋板式換熱器由兩張卷制而成,形成了兩個均勻的螺旋通道,兩種傳熱介質可進行全逆流流動,大大增強了換熱效果,即使兩種小溫差介質,也能達到理想的換熱效果,進行余熱回收,充分利用低溫熱能。3、運行-性強不可拆式螺旋板式換熱器螺旋通道的端面采用焊接密封,因而具有較高的密封性,-兩種工作介質不混合。4、阻力小在殼體上的接管采用切向結構,換熱器板片密封墊價格,局部阻力小,由于螺旋通道的曲率是均勻的,液體在設備內流動沒有大的轉向,總的阻力小,因而可提高設計流速使之具備較高的傳熱能力。比較低的壓力損失,處理大容量蒸汽或氣體;有自清刷能力,因其介質呈螺旋型流動,污垢不易沉積;清洗容易,可用蒸汽或堿液沖洗,簡單易行,適合安裝清洗裝置;介質走單通道,允許流速比其他換熱器高。5、可多臺組合使用單臺設備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時,可以多臺組合使用,但組合時必須符合下列規定:并聯組合、串聯組合、設備和通道間距相同。混合組合:一個通道并聯,一個通道串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