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八角涼亭,四周阡陌縱橫,良田千頃,一展平垌。傍依河坎生長的古柳,蒼翠茂盛,“寄生”蓬勃,枝葉稠密處還筑藏著鳥雀的窩巢。垂懸的枝條下,小河流水淙淙,浪花點點,濤聲悠悠。精致巧作的石拱橋,凌河臥水,近便往來,人車通途。古亭古樹古溪,小橋流水過客,構成一幅古樸恬美的鄉村畫圖。
立于亭內,向北遠眺,低山綿延起伏,霧氣濛濛,青松隱隱,恰似一幅青山水墨長卷。兩列高架,齊頭并進。汽車之聲如悶雷滾滾;高鐵之形似銀龍飛奔。向北近看,一道碧水緩緩西流,養羊畜牧場樹脂瓦批發,島上紅花灼灼奪目,岸邊垂柳依依飄拂。偶有垂釣者執竿---于河沿邊,也有健身者穿梭慢跑,閑者緩行在步道之上。夕陽落山,夜幕四合,此燈綻放,光帶---。北望之景怡情養眼,有人稱之為怡養亭。
河東-,從上街至下街依次有傘廠、郵局、稅務所、銀行、供銷社、商店、鐵木社和人民公社等單位,它們與民宅間列。河西-從西至東依次有糧站、-會、小學、搬運站和民居并排。那時候還是集體經濟,鎮上居民基本上是務農為業。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平常日子里街面較冷清,秩序井然,沒有逢年過節時的喧囂和嘈雜,偶爾三兩個行色匆匆的人沿街穿行。在并不寬闊的街道上,小朋友們還能從容地做“踢房間”、“踢毽子”游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