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苗是需要經過修剪才能達到優化結果枝組的目的,平衡樹勢就是關鍵所在,那么在漫長的生長過程當中除了病蟲害-,肥水的使用,就只有修剪技術步驟重要了。
桃樹的長梢修剪技術操作簡單,可以使樹勢平穩,果品高,省工省力,留枝量比傳統留枝量減少50%以上,優果率提高35%以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提高,是目前桃園值得應用推廣的一項技術。
一、修剪:采用疏、放結合,對主枝或側枝延長頭采取長梢修剪,利用一年生枝結果,二年生枝在長勢旺的品種上保留50%,另外50%采用一年生結果枝。長勢中庸的桃樹上年已經結果的結果枝一律疏除,全部采用一年生結果枝結果,按照“去老留新、去粗留細、去大留小”原則,保持主干,結果枝輪流更新,使結果枝與主干粗度比達到1/8~1/6。一年修剪,在主干50~60公分高度處定干,然后選留兩個間距10公分的新梢培養兩個主枝。距地面50公分以下的新梢在萌芽初期全部抹除,其余新梢在長度為15~20公分時,一律摘心控制,使選留的兩個主枝夾角保持50~60度,保持自然生長。冬季修剪時,兩個主枝延長頭保持50~60公分全部去除結果枝,保持頭部直立,旺盛生長,通風透光-。密植栽培不定干,主干上直接選留結果枝,距地面50公分以下的新梢在萌芽初抹除,其余新梢直徑大于主干粗度1/4的全部疏除,只留小細枝。
第二年修剪,經過一年的生長,主枝延長枝都在1米以上,枝粗在1.5公分以上,對各主枝延長頭短截至20~30公分,不留枝。在兩個主枝上均勻選留結果枝,左右分開,交叉分布。夏季保持主枝延長頭直立,不短截,不摘心,并對留下的新梢長放。在不影響光照的情況下,主枝中上部間隔一定距離保留部分增粗枝,其余新梢長放。夏剪主要任務是調整主枝與垂直方向夾角,控制背上長枝、旺枝,于8月份天氣熱時拉枝,使主枝與垂直方向夾角在25~0度之間。密植主干形主干上的所有枝條按空間分布,全部拉成接近水平角度,緩和長勢,促進成花,疏除間距近的枝條和重疊枝、強旺枝。
冬季修剪時,結果枝剪留30~50公分,保持異側相距15~20公分,同側相距30~40公分,其余1年生枝一律疏除。第三年冬剪,主枝延長頭在前兩年短截基礎上,第三年進-放修剪。對主側枝上所留小枝每15~20公分留一結果枝,使同側結果枝保持30~40公分以上。
第三年到第四年修剪方法與第二年基本相同,主要是如何控制樹體高度問題。一般桃樹樹體高度以不超過行距的80%為宜,因此在桃樹達到一定高度后,要根據主干頭-勢,結果程度確定是否落頭。主枝延長頭中庸情況下可以落頭,旺長情況下不能落頭。主枝延長頭需要落頭時,每年在9月上旬到10月份落頭為好,每2年落頭1次,落到2年生部位再長放,主枝上的結果枝呈葉形分布。密植主干形第三年即可結果并有一定產量。初果期產量控制在每畝2000到3000斤,盛果期后枝量在每畝6000到7000斤,保持桃樹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平衡。
二、注意事項:應用長梢修剪時,早熟品種宜選用中、長果枝,中、晚熟品種宜選用中短果枝。無論早、中、晚熟品種,結果枝長度在50公分以下、粗度在0.6公分以下為好,每個結果枝結果0.5公斤為宜。
根據品種特性,確定留枝量多少。為了培養-主干,定植1~2年內不應留果,主干上結果枝多數疏除,保留細弱枝結果,對于樹姿開張品種尤為重要。過早結果會導致樹體角度過度開張,以后樹勢恢復困難。
在桃樹苗生長的過程中,在不同階段對肥料的需求量或者需求品種是不同的,我們應該根據桃樹長勢具體情況來施肥,還要考慮到當地的氣候和環境。
我們不討論每個時期具體施用什么肥料,我們簡單說下施肥方法來供果農朋友們參考。有一點要切記,施肥后要及時,使肥效好的被利用。常見的桃樹苗木施肥方法有2種,一是溝狀施肥一是挖坑施肥,這2種施肥方法都要注意桃樹樹冠的大小,不要離樹太近以免燒根,也不要太遠。
溝施肥一般是再聚樹干50到60厘米向樹干外挖-10厘米寬度20厘米的溝,溝形狀可以是狀,直溝,環狀溝等,如果是環狀溝一定要在桃樹樹冠外沿,將肥料施予溝內,填土蓋平澆水即可,如果肥量大,要玉兔混合均勻在蓋土。
挖坑施肥則是在樹冠下挖幾個到十幾個10厘米左右的深坑,形狀可圓可方,超紅桃苗價格,蔣飛來哦放入坑內,蓋土加水,如果肥量大,同樣要注意玉兔混合均勻。
根據桃樹苗品種的適應性,品種的適應性是選擇桃樹苗品種的基本因素。下面小編介紹一下選擇桃樹苗品種應注意的關鍵問題。
(1)根據風險承受能力 種植者選擇品種往往可以獲得比較高的收益,但也可能有失敗的風險。對于承受風險能力弱者,可以選擇-品種進行種植,通過加強栽培管理獲得較高的收益。
(2)種植目的,提倡使用品種,不提倡使用兼用品種。種植者為了減輕市場風險,有時選用鮮食與加工兼用品種,鮮食與觀賞兼用品種,往往事與愿諱。
(3)根據市場需求,要考慮3年后桃的銷售市場是本地,還是哪個大城市,還是出口等。
(4)根據種植規模,種植規模大,要考慮不同品種成熟期的配套,還要考慮品種的配置比例。種植規模小,如果種植品種過多,就會顯得凌亂,反而給管理和銷售帶來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