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碳酸鈣行業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和穩中求進的大環境,以及全方面深化改革開放、簡政放權,采取系列措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出現大眾創業、萬眾---的大好局面,-發展進入穩中求進的新常態。在這種形勢下,各地---規劃鈣產業的發展,迎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挑戰,碳酸鈣行業呈現調結構、轉方式、提質增效的可喜局面。
一、行業面臨的經濟形勢
今年是“十二五發展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布局“---發展規劃的關鍵之年,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化工行業出現生產、消費正增長,但利潤大幅回落的糾結局面。據有關統計,今年一季度工業生產增速有所回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價格水平低位運行,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呈現出四個特點:1工業增速處于“換擋期,由高速發展趨緩于中高速;2工業調結構處于“過渡期,淘汰落后,---過剩產能增量,提倡和鼓勵大眾創業、萬眾---;3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成為行業和企業的工作重點;4行業市場狀況不同,地區差異化發展,出現有盈有虧、有漲有落、有喜有憂現狀,體現了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規律。
二、行業發展有喜有憂
當前,行業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一方面是企業生產持續降溫,市場需求疲軟,價格下跌、回款---;生產要素成本提高,利潤空間繼續收窄;生產積極性受影響。另一方面是一些地區發揮資源優勢,積極規劃,加大固定資產投入,創建工業園區,做大做強碳酸鈣產業。廣西自治區賀州、來賓、江西永豐規劃的輕、重質碳酸鈣都在幾十萬噸到幾百萬噸。這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充分反映了地區差異化發展之必然,大家應以平和心態看待各地經濟、市場的差異化發展水平,總之,碳酸鈣密度,要堅決---普通級碳酸鈣產能的增長,增量要向精細化發展。當務之急、重中之重是提質增效。
三、按照行業發展積累的經驗,調整產品結構,中型企業應為“533的生產產能結構模式,*個數字代表普通輕質碳酸鈣產能;第二個數字代表活性輕質超細碳酸鈣產能;第三個數字代表重質碳酸鈣產能。這個結構有利于水平衡環境保護,有利于調整產品,有利于提質增效,得到很多企業的認同。但是,應該注意,市場上納米碳酸鈣有魚龍混雜亂象,一些納米碳酸鈣生產企業在產品中大量摻混超細重質碳酸鈣;相反,一些重質碳酸鈣生產企業也購買輕質碳酸鈣摻混在重鈣中,都冠以納米碳酸鈣在市場上銷售,有損納米級產品整體聲譽。
1、堆積密度大小不同:兩者明顯的區別,重質碳酸鈣的堆積密度為0.8~1.3g/cm3,輕質碳酸鈣的堆積密度只有0.5~0.7g/cm3,而納米碳酸鈣產品的堆積密度可達0.3g/cm3以下。
2、白度大小不同:重鈣產品相對雜質較多,白度一般為89~93%,而輕質碳酸鈣產品白度一般為92~95%,部分產品可達96~97%,因此輕質碳酸鈣產品常用于高或淺色制品。
3、水分含量大小不同:重鈣產品水分較低,同時也較為穩定,一般為0.2~0.3%,一些高重鈣產品甚至可達0.1%;而輕質碳酸鈣產品水分一般為0.3~0.8%,且水分穩定性較差,有時會有一定的波動。
4、粒徑大小不同:重鈣產品目前還只有微米級產品,粒徑一般為0.5~45μm,明顯大于輕鈣粒徑。
5、晶型不同:重鈣產品均為不規則形態,也稱無定型,而輕質碳酸鈣產品的晶型一般較為規整,如普通輕鈣以紡錘形為主,而納米碳酸鈣以立方體晶型為主。 第三應用過程不同 重鈣產品主要用于造紙、橡膠、塑料等行業,填充量較大,主要作為體積填料,而輕質碳酸鈣應用范圍更為廣泛,主要以體積填料為主,而其中的超微細俗稱納米級碳酸鈣已經具有功能填料和體積填料的雙重角色,填充量較少。
碳酸鈣作為塑料常用的粉體材料具有許多其它粉體材料所不具備的優點,廣東碳酸鈣,如白度高、易表面有機化處理、對加工設備及模具的磨損輕、成型加工流動性好等,加之資源豐富、價格低廉,成為塑料加工行業的無機礦物粉體材料。依據目前塑料加工企業的思路和經驗,碳酸鈣價格,在選用碳酸鈣時所考慮的因素構成對碳酸鈣的基本要求。
(1)價格低廉
盡管碳酸鈣相對合成樹脂其價格已十分低廉,相對其它任何一種粉體材料也稱得上物美---,但因供應商多,企業仍然對價格敏感,食用碳酸鈣,在可以使用的前提下越便宜越好。
(2)白度越高越好
碳酸鈣本身的色澤較之其它無機礦物粉體材料都要白,從具體數值上說達到90度就可以了,白度對填充塑料性能的影響并不---,但塑料加工企業仍然希望白度越高越好是基于
如下原因:
白度越高表明純度越高,非碳酸鈣的其它礦物成份含量越低。
鈣粉發灰表明可能存在游離碳,發黃表明可能有較多的鐵化合物,發暗表明硅的含量高。雜質含量高有時會影響填充塑料制品的色澤、外觀及在加工過程中對加工設備和模具造成較重的磨損等。
白度越高,直觀印象越好,越顯---高。
白度越高,搭配其它顏料后,后的色澤越正、越穩定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