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討利用自制的旋風式玫瑰花籽烘干機進行干燥工藝優化實驗,在單要素實驗的基礎上,選取氣流速度、干燥溫度、分級器內孔直徑3要素進行二次回歸正交旋轉組合試驗,選用design-expert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確定醉佳工藝參數為:干燥溫度85℃、氣流速度19m/s、烘干機分級器內孔直徑136mm。此條件下所得玫瑰花籽單位時間失水率的實際值與模型預測值相比,誤差僅為0.01%/min。研討結果解決了玫瑰花籽干燥功率低、干燥不均勻的問題,為玫瑰花籽的產業化提供了技能參閱。本研討對玫瑰花籽干燥工藝運用還處于小試階段,有待進行-生產。
烘干機選用階段式烘干工藝,將烘干進程分為多個階段,每個階段由若干個“升溫+保溫”進程組成。這種工藝實用性強,運用廣泛。初期階段,即低溫慢速干燥,通過低溫加熱,模仿自然干燥,使紫菜失水;中期階段,即中溫等速干燥,通過中溫加熱,是紫菜外形色彩到達預期要求;晚期階段,山楂片烘干機,即高溫快速干燥,通過高溫加熱,使紫菜完全烘干。
溫度傳感器將實時采集烘干箱內的溫度數據并傳輸至操控系統,當丈量溫度大于設定溫度時即關閉加熱,打開排風機進行散熱,當丈量溫度小于設定溫度時即啟動加熱。一起,主風機將加熱的熱空氣送入烘干箱內,而排風機將熱空氣從烘干箱經導流管至加熱器循環運用,節能提搞效率。
烘干機
烘干機逆流式谷物干燥技能, 該技能使熱風與谷物的活動方向相反, 故醉熱的空氣總是先與醉干的谷物觸摸, 谷物溫度接近熱風溫度, 熱風溫度不能過高,谷物和熱風運動軌道平行, 所有谷物在活動過程中受到相同的干燥處理。這種技能目前發展到干燥機由一個圓倉和多孔底板組成, 濕谷由倉頂喂入.底板上的掃倉螺旋裝置除自轉外還繞谷倉中心公轉, 將物料自倉底輸送到中心卸出的水平。
烘干機混流式谷物干燥技能, 該技能使干燥設備通用性好, 選用積木式結構, 都設計成標準化塔段; 谷層厚度小, 塔內交織安置排氣和進氣角狀盒, 谷粒按“s” 形曲線活動, 替換收到高溫和低溫氣流的作用,烘干機,烘干機能夠使用較高的熱風溫度, 這種技能已發展到脈動式排糧機構, 變溫干燥工藝, 余熱收回, 冷卻段可變的水平。這 四種干燥技能簡單可行, 適合小批量作業, 我國基本上都是運用這些干燥技能干燥的。
烘干機圓筒內循環式谷物干燥技能, 這種技能將干燥機設計為表里圓筒型, 熱空氣分布均勻, 種子受熱共同, 干燥與緩蘇同時進行, 干燥段較短,谷物高速循環活動, 干燥均勻, 水分蒸發快, 成本低。該技能現已發展到機內立式螺旋上方設置清糧部件, 縮式外篩筒和絞盤式傳動裝置, 改動烘干糧食時的緩蘇比, 烘干機選用高風量、低噪聲雙軸流式風機, 折疊式卸糧螺旋, 熱風室內設置導流板的水平。
烘干機空氣集熱器數量的斷定。
考慮烘干房的體積、漂亮及成本,集熱器僅裝置在烘房頂部,一塊空氣集熱器的規格為2 m × 1 m,則1 t 的烘房可裝置9 塊集熱器,共計18 m2。
烘干房的選材與設計
烘干房墻體資料為75 mm 厚的巖棉夾芯板,其中設有寬1 100 mm 的風室,用于放置室內機和循環風機,頂部裝置高300 ~ 400 mm 的風道,用于加強烘干房內部的循環,以到達烘干機內部風速和溫度均勻。風道和隔板的龍骨框架為20 mm × 20 mm 的方管,板材為彩圖鋼板。棗的大小在2 cm 左右,1個托盤存放2 層,共6. 25 kg。
烘干機控制體系
本體系機組可以依據烘干工藝或時段別離設置不同工序,豆角絲烘干機,每個工序可以別離設置不同溫度、濕度和運行時間。用戶依據烘干的工藝性,設置好機組參數后,即可主動運轉,本控制體系可設定多段工序進行控制。壓縮機帶有過電流、過高壓力和過低壓力維護,整機帶有電源缺相、錯相、欠電壓及過電壓維護,同時體系具有掉電數據不丟掉功用。體系開機后,當烘干房溫度低過設定溫度后,設備( 壓縮機) 發動,枸杞烘干機,烘干房溫度到達設定溫度后,烘干機( 壓縮機) 中止( 處于待機狀況) 。在烘干加工未完結的過程中關機或出現故障,則將暫停正在加工的工序。若再次開機或故障解除時則將接著未完結的工序繼續進行。當烘干加工完結時,將主動彈出加工完結對話框并主動關閉機組,若要再次加工,則需按下開關機鍵開機即可重復加工。
|